更多服务
复苏·生机·繁荣 ——2004年无忧指数年中盘点才市篇
作者:横店人才网 来源: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 日期:2014-05-17 浏览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编者按:再快都快不过时间,转眼间2004年已过半。我们不能挽回逝去的时间,在此仅呈上无忧指数年中盘点,在对2004年1-6月的职场作个回顾总结的同时,希望成为您漫漫职途中的指南针,于您共同前行,共勉共进。

    复苏、生机、繁荣,这些美好的词汇构成了2004年上半年无忧才市(www.328job.com)的景象。数字热潮的涌动仅是成功的外因,在纷繁的资讯中若能始终了解自己的需求,坚持自己的方向,才会找到出口,结出盛夏的果实。

感性的数字 理性的美丽

    据报道,中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保持了快速增长:一季度经济增长9.8%,二季度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增速将超过10%。再加上欧美日本的经济大环境全面复苏,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强劲表现刺激了人才市场的繁荣。无忧指数上半年的走势便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的风貌。2004年无忧职场(www.328job.com)开端便不错,1月的有效职位数为168741个,和200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6%,给职场定下复苏的基调。2月因春节的关系才市正常微量下调,3月无忧指数呈现勃勃生机,怒放增添了55350个职位数,突破22万个职位数。4月指数再次喷发,继续猛增30353个职位数,以25万多个职位数的空前繁荣景象创造市新记录。5月进入长假期,略略缓解了职场信息疲劳后,6月无忧指数一反年中淡季的规律,仍旧保持迅猛的势头,将有效职务位数记录刷新至26万个,延续2004年无忧指数的美丽神话(见图1)。

    在大好火热的同时,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中国经济的软硬着陆的争论至今未休。中国会重蹈西方经济泡沫的覆辙吗?中国的拉美化之忧萦绕企业家的心头。因为投资明显过快带来的经济危险导致的必然就是国家经济大起之后的大落,彼时职场也将会面临危机和压力。就这个问题,日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接受访谈时表示:“即使是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对就业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中国目前投资着重于重化工业的发展,是资本密集型的,对创造就业岗位的帮助有限。而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就业容量则大得多,故经济增速的降低和就业的减少不完全是一回事。而且资源无法长期支持的经济增长对就业也无裨益。”因此,数字能反映问题,但并不能代表一切,理性地分析职场数字热潮后的信息才是立足长远、明确自我之道。

职场繁荣之道——愈开放愈发展

    从无忧指数(www.328job.com)各地才市情况来看,京沪深广四地的职场需求步调基本与大势保持一致,仍是京沪领头,深广双秀。京沪两地1-5月的职场走势竞相争艳,呈胶着之状,进入6月,上海的有效职位数增量明显,使北京有些失色。深广两地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疲软之后,今年开初有上佳表现,特别是在第一季度中,深广两地不受2月下降微调的影响,上升势头一路不减,3月两地职位数的增幅双双超过了35%,重振“珠三角”雄风。然而广州的后势不足,5-6月的表现平淡;深圳却一路走得颇为稳健,成为四地中在上半年度唯一一个各月有效职位数均拉出阳线的城市,至6月底已然与广州并驾齐驱,表现异常出色(见图2)。

    如今城市之间已打破藩篱,明白更多的机遇更好的发展来自联动而非闭守;如今的求职者也已明确,哪里有最适合自己的土壤和空气,就去哪里寻找机会。 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继续保持着全国人才制高点的优势地位。继去年年中长三角签署了《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后,今年6月,沪、苏、浙三省市人事厅局及苏、浙两省所属的19个市人事局行政首长再聚首,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联席会议章程》,联席会议将研究推进加强长三角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工作的重大政策;三地共同签署了《关于定期举办网上人才交流大会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每年将举办一次长三角网上人才交流大会,实现区域内人才的合理流动。招聘会时间跨度为一个月,参会单位不少于1500家。此外,沪、苏、浙三地还就引智资源成果共享、人事仲裁互助互通等问题达成共识,并签订了相关的协议。

    面对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的进程提速,珠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惠州、南海、顺德和江门10个城市相关单位已草拟了《大珠三角城市群人才交流一体化战略宣言》,这10城市之间将建立起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优势互补,共同构建人才交流的大平台。据《南方日报》报道,若此宣言能正式启动,今后求职者在上述任一城市投递简历,在其它所有城市的人才市场均可共享;同时,企业也可在一个大的系统下,查询10个城市的人力资源信息,以便更好地优化配置。如果求职者选择在10个城市(区)中跳槽,他们原来的就业信息也可随之转移,企业可根据其在原地的表现决定如何聘用。

    愈开放愈发展,且让我们跟随城区的联动共同发展,在定位城市特色的同时给自己定位,加重自己竞争的砝码,沉淀自己的资历,成为稳健的中产栋梁。

职场镀金之道——愈专业愈金质

     从无忧指数(www.328job.com)各职能需求情况来看,销售类仍是需求量最大的职能。工程技术类的有效职位数虽不似去年般表现强劲,但走势一路稳健。市场类的职位需求数1-5月表现不俗,6月略有下调。金融/财务类的有效职位数绝对数量虽在六大职能中居于末位,但需求情况一般不太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始终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着实体现出其“金”字招牌(见图3)。

    由于处于制造业下游的大型制造商带动了整个产业链投资,因此生产型企业人才正全面热招之中。据横店人才网上海咨询部的L先生表示,出于成本和人力资源配置的考虑,全球的生产制造业中心向中国大陆转移是必然趋势,并且今后的5年内仍将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生产制造业的机电、电子元件和半导体产业由于产能增加,人才需求量也进一步放大。其中尤以投入资金雄厚的半导体企业为重,作为全国人才的高地,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地都在争抢半导体人才。在生产制造型企业,生产线上的技术工程师、设备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均备受青睐,一般的要求为有理工科专业背景,学习能力强。出于学习研究外方资料的需要,企业希望工程师有良好的英语能力。专业之外,企业很重视此行新手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在建厂投产初期,企业需要身兼多职的能手,若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工作,多学勤干,必会为将来的提高晋升累积资本。因此行业新手不要太计较目前薪资的多寡,而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些,多历练自己,多积累经验。据L先生透露,作为技术人才,一般大学应届生的起薪为3000~4000,有一定资历的工程师月薪在7000元以上。

    金融/财务类始终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在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WTO后,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金融市场情势复杂,中国金融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懂得金融原理,了解国际法则,熟悉国内情况,通晓金融、IT两大领域的金融业人才十分抢手。2004年上海紧缺人才目录中,金融工程师赫然列入其内。此外,处于网络时代的金融业,对能够建立金融行业数据信息系统平台,对金融机构的数据信息系统技术建设提供解决方案的金融IT技术类人才也备受青睐。无论是高端人才还是新手,伴随着国内金融业的挑战和发展,均能找到自己的机会。
 
职场生存之道——不可替代法则

    据无忧指数(www.328job.com)各企业有效职位数情况,民营/私企在各大企业的揽才量上仍独居鳌头,年初时曾略显低迷,2月里流失过逾2000多个职位数,但进入5-6月后再现活力,月末达到了32492个职位数的制高点。合资/合资(非欧美企业)的需求虽在数量上高于外商独资(欧美)企业,但走势起伏较大。外商独资(欧美企业)进入2004年来一路拔高,即便是2月的春节5月的长假都阻挡不了其上升势头,元气已然恢复,外商独资(非欧美企业)虽然表现不如前者那么抢眼,上升之势也颇为稳定。而国企/上市公司的职位数增长量虽不多,但表现平稳(见图4)。

    据商务部统计,外商独资企业的数量近年来在中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中增长最快。2003年以来,在中国新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达到近2万家,几乎为中外合资企业数的2倍、中外合作企业数的10倍。以上海为例,截至目前,全球500强企业已有281家进入上海,投入的合同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在上海去年创造的6251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外商投资企业贡献了20%以上;在上海市800多万从业人员中,外资企业员工约占六分之一。这281家500强企业中,有89家建立了上海代表处,26家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设立了30个营业性机营业性机构。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共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7家,外商投资性公司95家,外资研发中心118家。外商独资企业正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流方式。不少跨国公司的投资重点从原来的加工组装环节发展到价值链两端,向研发、管理和销售服务等环节延伸。据横店人才网上海咨询部的L先生分析,除了跨国公司的亚太总部向上海迁移以及外资公司研发中心的建立,使得外企的职位需求数放量外,不少中型规模的外商独资企业在长三角的投入增多,也带动了一定量的新的职位的产生。

    从中国大陆第一家合资企业宝洁公司6月的恢复“独身”,正式加入独资企业行列,到“中国制造”热度后的寒意——中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拉美。面对外企在华策略的全面调整,愈来愈多的学者企业家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脚步和垄断格局忧心忡忡。其时,民企/私企在人才需求上仍表现出其一贯的职场生力军的形象,不断开拓自己的疆场,吸纳各路人才。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天增加1500多家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注册资本每天增加30亿元。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投资人数也已经达到770多万。专家估计到2010年,全国民营企业的投资人数将达到3000万到4000万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指出,民营经济实质就是百姓经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他希望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多理解,特别是对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要宽容一些。让更多的人溶入本土企业中,也是防止人才外流的有效办法之一。虽然目前不少民营/私企在基层职位上的薪资福利还不能媲美于外商独资企业,但不少民营/私企在高端职位上与外企的薪资差距逐渐缩小,由于一些大的民营/私企立足于全球发展眼光,为有才有志之士腾挪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不少就职于外企的高级人才愿意空降到民营/私企。其中还不乏一些心存高远的人士,不仅着眼于自身事业的发展,更心系着民族事业的发展。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不可替代程度是不被抛弃的法宝;对于个人来说,不可替代程度同样是职场生存的王道。

行业新贵:医药、传媒专业人才

    最后呈上2004年6月无忧指数(www.328job.com)行业TOP10。虽然行业TOP10的面目未有大的改变,但排名先后还是有所不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加工/制造、电子技术和耐用消费品巍然不动分享前四排位,生物/制药/保健/医药却有所上升,跻身第五位(见图5)。

    医药高端人才成新贵——据横店人才网上海咨询部的C小姐介绍,由于国内医药业集团近年不断精简合并,国有企业纷纷转型股份制公司,对高端职位的需求更开放,在薪资上也更有挑战力。日前在上海四季大酒店举行“外引才专场人才见面会”上,医药研发高端人才备受瞩目。此外,随着医药产品分类的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柜台销售药(OTC Drug)、小型家用保健仪器、医用仪器及医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设备等领域均对渠道销售市场人才颇为渴求。除了需要医药学学业背景外,对产品熟识认知度高,若早先拥有的工作经验与相关产品结合度紧密丰富更佳。高端市场人才除了要对产品线熟悉外,还要能站在专业市场领域,作出策略性的决断管理,同时能良好管理分配手下的人力资源。

    传媒业需要市场高手——据横店人才网的数据库显示,6月份全国传媒/出版业的有效职位数为4918个,稳稳地列于各行业职位需求数的第15位。

    美国普华永道国际会计事务所最新发布的名为《全球媒体和娱乐业前瞻》的年度报告认为,全球媒体和娱乐行业尽管在过去3年受到经济发展减慢和恐怖阴影的影响,但正在快速复苏,而且前景看好。报告指出,今后5年内全球各地区中以亚太地区的媒体和娱乐业发展速度最快,可高达9.8%,而中国和印度两国是推动高增长的“两台主要发动机”。据横店人才网上海咨询部的H经理分析,如今外资公司进入传媒业的数量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深。在竞争激烈的同时,也给传媒业的专业人士带来更多的机会。横店人才网上海咨询部的C小姐介绍,随着国内行业准入的许可自由度加大,出版业渴求高端市场人才,一般要求5年以上出版行业从业经验,英语流利。

    强势的数据,繁荣的景象,空前的机会,有时我们反而会迷失在众多的机会和选择之中。清楚自己要什么,反思自己缺什么,从短视的目前挣脱出来,以三年为一个定量,尽快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明确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同时,你会发现机遇和希望就在你的左右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