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需求 ──2006年2月无忧指数才市篇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 |
让我们从现实招聘会转入网络这个虚拟的人才市场,据无忧指数显示,受春节长假影响,2月初的有效职位需求为390773个,但在2月底的数据一下跃升到480000个左右,所有的数据都表明,一年一度的招聘求职高峰期已经来临。城市需求中,上海,北京,深圳引领需求前三名,其中上海更是一路高歌猛进,需求数比上个月上升了2%。各大类职位分布中,销售类职位依然是需求主力,达到了22%;生产制造和IT并列第二,需求比为14%;市场类职位排位第三。图1为各大类职位需求分布图。

与网下的情况一样,求职大军的数量仍然远远要高于企业招聘职位的数量,正所谓 “杯水车薪”。公司仍在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求职者特别是应届毕业也会把自己的身价一降再降,令人心寒。随着跳槽高峰来临,如何成为企业眼中的适合“对象呢?”或许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关注今年的行业走势。
金融之银行业
2006年以来,几乎隔三岔五就有某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市场的报道。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方式仍然是购买中国上市银行的股权。华尔街日报消息,包括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在内的银行业巨头斥资数十亿美元购入了中国多家大银行的少数股权。据统计,有些外资银行的购入的股权的收益相当可观,股权价值已经飚升了40%左右。无忧指数显示,金融行业的职位需求主要集合在京沪深广这些一线城市(图2为2月金融行业城市招聘地图),近期欧美类银行的职位需求明显增加。职位需求中,银行领域专业技术类职位(个人抵押业务高级信贷分析师,信代审查,风险控制等等)、销售类职位和IT类职位需求比较热。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银行会招聘市场、HR和行政类职位。 深圳、上海和北京引领了金融行业薪酬的前三位,据无忧2006年薪酬报告显示,三城市的行业平均年薪分别为93 000元、77 000元和76 000元左右。

中国银行业希望借此得到外国金融机构的专业知识,在风险管理、金融产品开发、加强监管等方面都能有所提高。而对于外资行业而言,除投资收益以外,能了解到中国大型银行的运营情况和他们的客户,还能熟悉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银行业情况。 为此,银行领域,懂中国市场,有外国金融机构的专业知识的人才将是猎头“捕猎”对象。一般而言这部分人将是本土出生,有一定的中国市场或是政府人脉,拥有海外金融机构多年工作背景,熟悉国内外金融知识的经验,精通国内金融实际情况。无忧猎头透露,国内外资金融机构中,华人高级职员如总监、副总裁等的年薪普遍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高者可达400万元人民币以上。
2006年年底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对外资机构开放其广阔的零售银行业市场。届时,海外投资者将可以争夺总额1.7万亿美元的中国存款市场,而那些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将是最有机会,的这也是我们银行个人服务领域相关人才的投入外企的机会。
耐用消费品之服装业
2月无忧指数显示,耐用消费品行业(服装纺织,家具家电)的职位需求数为25564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1%的职位招聘数。而整个无忧职场的年度增长率为37%,显然这个行业的需求相当热。职位需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长三角地区。在企业招聘中,外资企业(独资或是合资)的招聘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00个职位,而民企招聘增长了3600个职位。据横店人才网2006年薪酬报告,深圳的行业薪酬最高,平均年薪达到了70 000元左右。

外资服装零售巨头进入中国
导致外资公司进驻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是2005年WTO的放开政策,以服装行业为例,就吸引了一大批外资连锁店。前一阵拥有Zara连锁店的西班牙零售巨头Inditex SA宣布即将登陆中国内地。 除此之外,西班牙的Mango、日本Fast Retailing Co.旗下的Uniqlo以及意大利牛仔装制造商Diesel SpA已先后进驻。美国的Gap Inc.最近与新加坡一家经销商签署了其首个特许经营协议,据称该公司也正在窥视中国。
据服装零售业顾问Kurt Salmon Associates估计,中国的休闲服饰市场--Zara正在进入的市场--将以每年10%的步伐增长,到2010年其规模将达到人民币4,680亿元(合580亿美元)。专家认为,休闲服饰是服装行业增长最快的一个领域,这一领域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还没有任何人可以独霸市场。由此可见外资服装公司的进入,一方面看中国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相应的他们在职位需求上会以市场拓展和销售类为两大重点,结合部分公司是第一次进入中国连带会有行政及人力资源相关职位的配备与需求。
民企人才需求的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在中国的绝大数民营服装公司也占据了服装行业职位需求的近半壁江山。
“营销与设计是目前公司人才需求的两个重头,就好比一个哑铃的两头。”一位民营公司的HR表示。
民营企业需要优秀的设计师作为其产品的后盾,这样的人才必需要熟悉相关服装领域(比如休闲类服装)市场情况、产品风格和产品结构,同时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市场预测能力;3年以上品牌开发经验是必备的前提,当然这样的人才必须熟悉运作品牌设计流程、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对新产品有整体货品规划能力,对产品市场定位,品牌形象企化都有独到认识、具备整体产品企划设计实务经验,思维敏捷具有创新意识及开拓精神。
营销人才是民营服装公司人才需求的重中之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整个服装行业的营销人才十分缺乏,而市场的开拓又很依赖于这方面的人才。一个优秀的营销人才不仅仅要对于整个服装行业发展趋势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市场,通过了解本品、竞品的规格、价位、渠道、促销等等,洞察其动向,揣摩其策略,见微知著,谋定而后动,从而悟出应对和解决的战术和方法,以此来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目的。
建筑行业与房地产开发
建筑业近年来在全国发展迅猛,以奥运会与世博会、南水北调为代表的超大型市政、能源、交通工程继续上马,以及国家正在进行的城镇化推进,使建筑类人才的需求量直线上升。
据统计,热门的建筑工程等专业供求比率为1∶2.5左右,企业管理等专业职位需求比率低于1∶2。无忧指数显示,民企的招聘数最大为2837个,占整个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23%;外企需求中各类外企需求比较相近(欧美类与非欧美类,合资与独资类等),每类外企业需求只有民企需求的五分之一。图4为建筑与房地行业企业招聘需求比较图。另外建筑行业招聘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尤以京沪两城市为最大,两城市招聘数占了半成江山。

从前程招聘网站上显示,建筑设计、工程项目、装饰设计是建筑行业的热门职位。业内公司表示,整个建筑行业对人才处于饥渴状态,复合型人才将是公司首选。所谓复合型就是指要有设计院背景,又有现场工地实战经验,也就是说,设计、施工都懂。相关专业媒体也打出了,目前拥有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资格的一线高级人才是“一将难求”。
然而建筑行业的平均年薪并不高,以深圳为例,2006年无忧薪酬报告表明,建筑行业的平均年薪为64000元左右,这在城市行业年薪中已经算是佼佼者;但若与深圳市的房产行业年薪相比就相形见绌,同样这个城市的房产行业平均年薪高达80000元左右。另外从各个薪资段的职位招聘数看,建筑行业的主要招聘职位集中在月薪2000元—3000元之间,3000元以上月薪职位开始减少,高薪段职位(月薪15000元左右)很少,屈指可数;而房产开发行业的主力薪资段在2000元—4500元,3000元—4500元月薪职位数还略高于2000元薪资段,高薪段(月薪15000元左右)的职位数也是相当可观,可见房产行业依然有高薪的潜力可挖。
目前房地产企业中,大部分实行“倒金字塔”薪酬结构,即职位越高,层级越高,变动收入的部分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也正好符合了责任越大,回报越高的规则。数据显示,总监层变动收入占到总薪酬的31.9%。一般员工层占到了15%以上。因此房产这个高薪也并不是好拿的。
房产行业竞争激烈,这从上文图4的企业招聘需求中就可见一斑。此行业外资企业(无论是独资还是合资)的投入力度要远远大于建筑行业,招聘需求不再如建筑行业中的个别企业一家独好。
从人才需求来看,前几年房产人才集中在各大热门城市,如今已经开始出现转移到二线城市的趋势,这些地区在2006年人才的需求尤为突显。无忧指数数据显示,虽然京沪二线的房产人才仍然存在,但与去年相比,长三角地区的二线城市职位需求在悄然走热。横店人才网专家预测,2006年由于房产中销售有关的职位其薪酬将肯定下降;工程技术类职位由于本身有其准入门槛,预计这类职位薪酬有可能和去年持平。同时薪酬涨幅将会进一步降低,不再有前几年的“盛世”出现。
营销策划高级人才成为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大红人”,另外投融资经理、项目管理咨询师、资深城市规划师、园林景观总设计师等也是房产行业中热门人物,尽管房地产大势并不好,但他们仍是2006年房产行业中的大赢家。(完)
上一条:
通胀时代的五大加薪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