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与竞争一起飞扬——2006年8月无忧指数才市篇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 |
据本月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数据显示,职场的总职位数较上月上涨了18752个,最终定格在620841个。城市需求与上月发生了“貌合神离”的变化,令人眼前一亮。从大局上讲,沪、京、穗,深,四大“天王”的地位仍难以撼动,分列前四。不过“天王”们所需份额明显增加,人气骤涨,尤其沪京两地更是咋舌的分别飞涨至31%与25%。与城市需求相比,本月职能分布上显得波澜不惊,销售类职位继续领衔,IT类与工程技术类职位随后,三者需求比分别为23%、18%和15%。(见图1)

政府撑腰工程技术类人才
上文提到了,工程技术类职位以15%的比例占全国总量需求的第三位,主要分布于机械制造,电子技术,半导体,汽车及零配件等行业。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消息,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求人倍率较大的是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高级技能人员,其求人倍率分别为2.08、1.96、1.71。而随着政府对人才的宏观调控及市场决定其价值所带来的影响,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开发、培养、转化、吸引体系也正在逐步形成。
在全国的城市需求之最上海方面,无忧数据显示,工程技术类职位在上海所需20687个,所占全国工程技术类需求总量的28%,处于榜首。上海市人事局8月23日发布了上海第二批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内容涵盖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工程建设和轨道交通六大领域,相关领域人才将得到各方面优惠政策。 政策提到了上述人才在申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与申请上海本市户籍时,实行政策倾斜。甚至各重点行业的重大建设项目引进外国专家的,可以优先获得来华工作许可和必要的资助。 此举为人才的激励与稳固作了政策基础。
除了上海,其余城市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对此类人才鼓励培养动作。同上海类似,南京市近日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举措,其中包括:南京市企业职工建立终身职业培训机制、对关键工种设立“首席工人”、技师班毕业生享受本科生待遇等。技工院校高级班毕业生在试用期、见习期期间,参照大专学历毕业生待遇执行;技师学院技师班毕业生录用后比照本企业本科生有关待遇执行;各类技工学校招收的异地学生,毕业时取得中级工以上资格证书且就业的,户口可迁入南京市。
放眼全国,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称,将于9月5日至9月25日在全国主要城市组织开展“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可以看出,无论是全国还是地方政府,对工程技术、技工类人才的培养、鼓励正在加大,但要短时期内缓解此类人才的供需失衡还不太可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工程技术类人才在市场中的定位与价值逐步抬升。从事工程技术类职位的人员,也渐渐脱掉身上“老黄牛”的名号,更多被称为眼下时尚的“灰领”、“金领”,工资待遇也有了明显提升。因此有人风趣地念起一句老话:“读好数理化,走到那里都不怕”。
值得提醒的是,工程技术类职位在北京的需求量却仅有7366个,这与其总量上的分布比例非常不和谐,与上海需求比更有近3倍的不等比差距,着实让人不解。
汽车/零售业:内忧外喜
近来对车市的讨论随着油价的上涨越发热烈,无忧指数数据显示,汽车及零配件行业职位招聘数达到了13808个,较上月略有上升。据汽车销售透露,上半年车市场虽大起大落,但总体来说销售额还过得去,同期相比还略有上升。预测下半年则可能有另一番光景,车价将持续走低,竞争更为残酷。据报道其中原由有三:首先,下半年预计还将有近50款不同档次新车陆续低价上市,进一步增强了价格下降的压力。其次,由于第三季度将是上半年下线新车集中大量到货时间,新老车型价格比拼升级,竞争加剧,库存上升。如此一来,第四季度,随着年底的临近,厂家不仅要为明年新车上市预留价格空间,同时迫于清理库存、回笼资金及消费者持币待购等压力,必将争相采取降价促销的办法。 加之进口车方面,7月份关税下调3%,造成消费者和经销商的心理一定影响,也可促使进口车降价,从而间接影响整个车市价格。
如此一个车市状况,让许多身在汽车/零配件行业的人员不免有所担心。确实,诸如汽车营销类人员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虽然目前来看,完成年初定的销售额应当还在情理之中,但若按现今的竞争程度发展轨迹往后,工作强度与压力是可以预见的,汽车销售人员的心理与能力素质受到考验。不过,凡事总有两面性,拥有丰富汽车销售背景的营销高职位人员将受到追捧,流动率也将会走高,反而使得汽车销售人员的需求将居高不下。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利润上的雪球越滚越低,但中国市场的增量仍将达到10%-15%,许多企业的扩张势在必行,这也导致了销售人才需求旺盛。
当然,汽车/零配件行业也需要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无忧数据显示,本月汽车/零配件业对工程技术类职位需求达到5006个。如,汽车质量工程师已成为各汽车公司争抢的对象。它要求求职者需具备机械类专业大学本科毕业或具有工程师以上资格,对于汽车行业有较为深刻的了解与专业知识,熟悉新产品开发AQP程序和APQP过程管理及QS9000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及TS16949体系管理,可谓门槛不低!
零售业:中高层管理者稀缺
据无忧数据显示,本月零售业职位数为10446个。目前整个行业低端劳动密集型人才储备较足,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稀缺。近来围绕在零售业的爆炸新闻不断,人才流动较大,需求的辐射面也较广,值得求职者关注。
之前,沃尔马的工会事件闹的沸沸扬扬,同时又与家乐福等几家早先涉足中国的企业之间的“剑拔弩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尔后,本土企业也不平静,国美以52.68亿港元的代价入主永乐。完成中国连锁家电业最大的并购案,成为总门店800家、年销售额800亿元的家电大鳄,与苏宁及刚刚登陆国内的百思买形成新的三足鼎立之势。
企业要发展,人才匹配是必须的,从国美永乐并购案例造成的影响来看,人才争夺是当下急需面对与解决的。而要在短时期内“挖”人才,薪资是个考量的关键。本月,全球最大家电连锁、年销售额超过300亿美元的百思买举办专场招聘会,推出近千岗位,涉及销售、管理、维修、财务、工程等多个部门,几乎辐射了家电卖场各层次的人才。据报道,此次大多数应聘者有着国美、永乐的工作背景。如此看来,人才是现成的好用,而途径是来自竞争对手。对行业内人才而言,互挖墙角最大收益人就是他们了,相应的薪资待遇将水涨船高。
业内人士分析,一个大型零售商开设新店,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500名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不难看出,经理类的中层管理人才是零售业最青睐也最缺乏的人才。此外,人力资源和法律顾问在这个行业也占据一席之地。同时,由于采购和仓储管理在零售业的地位日显重要,物流配送、采购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急迫起来。眼下,零售业最为“惹眼”的人才有店长、零售业的高级采购人才以及懂得谈判技巧的物流人才,另外橱窗设计与店面管理也比较抢手。据专业人士介绍,店长在零售行业属于高级人才,应具备综合知识和长期行业经验的积累,一般要求至少三年以上大型零售企业相关工作经验,目前这方面的本土优秀人才还不多。
不仅如此,有消息称上述一些公司还有意与高校合作,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发展计划,有望2-3年内见效。看来,一场白热化的零售人才立体争夺将越演越烈。
高校人才的利用率
9月,高校内又将是一派辞旧迎新的景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413万,按如此增速明年将达到惊人的700万!如今,人们更愿意用大熔炉,避风港来形容大学校园。学生们也采取一种“曲线救国”的道路,职场似乎与他们毫不相干。这种不相干中带着些许的幸福,但更多的还是流露出一种无奈。职场确实是火热的,有效果职位数的激增是个印证,各大招聘会的人数爆棚,招聘范围包罗万象。那为何如此“肥水田”未能接纳更多的大学生,致使与社会脱节呢?
高校人才的低利用率不仅没有缓解社会生产压力,反而滞留了如此大数量的无业者,甚至每况愈下,连年堆积拖累来年。有些地区高校人才的转化率不到三分之一,人不能尽其才,这岂不是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讽刺?虽然政府出台了不少保护、鼓励政策,高校也相对提供了一些与企业接触的渠道,但在中国国情与市场的大环境下,显的步履艰难,见效缓慢。(原因多种,在这里就不做分析了)俗话说:“强势者,造势;弱势者,借势、顺势。”面对强势的市场,学生惟有改变自身能力一条路。定目标,缺什么补什么,如何补,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学生们值得考虑的。所以,在宁静平和的学校里,作为学生的你要有危机意识。
当然有意识也不是要你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乱飞。如今在社会上流行读书无用论,笔者觉得这些风凉话或丧气话真是害人不浅,动摇军心。借此告诫那些还在身处学校的同学们,贪图享受不可为,更要防范急功近利,剑走偏锋。更多的接触社会,随着经验的台阶往上走,有更宽广的舞台让你们表演。(完)
上一条:
试用期,不是企业的单向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