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新鲜心态 新鲜职场——2006年年终盘点才市篇
作者:横店人才网 来源: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 日期:2014-05-17 浏览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爱因斯坦

    也许普通人如你我,难以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却更能感受到工作的“快速”——工作节奏快、知识更新快、被取代得快、身心衰老得快。据江苏省团省委的一次调查发现,外企、私企中的年轻人收入高压力大,而压力主要来自较高的工作质量要求、严格的管理和工作的快节奏等三个方面。而在工作目的方面,“挣钱过日子”是首选。

    我们到底是在为什么而工作?工作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如果仅是为了挣钱而工作,如果仅是为了工作而工作,那么我们跟冷冰冰的机器或者电池又有什么两样?在决定生活高度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生活态度?

满城尽待人才出


    据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有效职位数始终快速而稳定地增长。2月和6月都属历来的职场淡季,2月因农历新年的关系,职场数贯常地小幅调整歇息了一下,但即便是6月的年中调整期,仍有58万个有效职位数,之后每月的增长数都在1万8千万个左右。进入第四季度,每个月的职位增长数依然稳定在1万个以上,年终时以654397个职位数收尾,犹如2006年的股市,一路飘红(见图1)。

图1:2006年1月-12月无忧指数有效职位数比较图
 
数据来源:328job


    从城市分布来看,众多的职场机会仍出现在大城市中,上海依旧稳固地占据着龙头地位,北京、深圳和广州紧随其后,这四大城市占据全国招聘需求的6成之多。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浙江省和江苏省的主要城市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用人需求,武汉、西安、成都、重庆以及大连、青岛、长春等城市的月平均有效职位数也在不断上升中(见图2)。

    世界银行于2006年11月公布了中国一百二十个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从税费、企业与主要地方政府机构打交道的时间、进出口通关时间等方面考量地方政府的治理和城市投资环境,在其对中国一百二十个城市一万二千四百个企业所作的调查中,杭州荣膺榜首,青岛、绍兴、苏州、厦门和烟台等其他五个城市名列前六,成为此次评选出的“金牌城市”,而北京、大连、东莞、佛山、福州、广州、江门、宁波、上海、深圳、天津、威海和珠海等十三个城市被列入中国投资环境的“银牌城市”。

    从职能分布来看,销售类人才在市场中仍一如既往地紧缺,而IT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气,自2006年年初以来,职场需求就不断回温,年中后超越工程技术类职位,排名第二。酒店/餐饮和艺术/设计/文字类职位异军突起,成为2006年职场中两大的亮点。

图2:2006年1月-12月各城市有效职位数比较图

数据来源:328job


北京

    2006年最热:IT人才

    说到北京,就不可能不提IT,作为中国IT的中心,北京在IT人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据无忧指数数据显示,北京的IT行业职位需求一直占据全国IT职位需求的近3成,虽然北京IT业机会遍地都是,但北漂的IT人也多,竞争异常激烈。北京IT行业需求量最大的是软件工程师职位,其次是技术支持工程师。据2006年无忧薪酬调查报告显示,北京IT行业的平均年薪在7万元左右。软件测试工程师一再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也一再被强调是个重要而且热门的职位,但其薪资并未水涨船高。倒是信息安全工程师的年薪一直在IT业平均年薪之上。随着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入世解禁,各中外银行和保险公司明争暗斗,都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更好的服务,因此这些行业的IT业人才的薪资颇为可观。

    2006年最鲜:体育人才

    “新北京、新奥运”,随着2008年脚步的临近,迎接奥运已经成为当前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体育人才战略也在北京全面实施,据统计,北京地区体育人才总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7%,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人才密度也在全国前列。因此发挥首都体育人才资源的优势,建设一支与奥运会相适应的流体育人才队伍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就体育产业发展而言,目前缺乏三类人才:一是负责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规划、监管职能的行政干部;二是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经纪人;三是体育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研发人才。尤其是当中国接连承接国际型体育赛事、世界都看好中国体育市场的时候,体育界却存在管理人才、科班出身的体育人才一将难求的局面。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营销、评估等体育专业人才的空缺将更加巨大。

    2006年“钱”力行业:通讯/电信业7.6万元;房地产业7.4万元;金融业7.2万元;计算机业7.1万元;能源/化工/矿产6.5万元

    2007年预计薪资增幅最快行业:生活服务业(10.93%);酒店/餐饮/旅游业(10.69%);交通/运输/物流(9.91%)

上海

    2006年最热:金融人才

    2006年12月11日,正值中国政府承诺的入世5年后全面开放金融业的日子,沪上的外资银行们果然上演了火速行动。在此之前,三井住友银行就宣布,会于2006年12月1日在上海成立中国业务总部,这是在中国设立战略总部的第一家日本银行。这家新成立的中国总部将负责约500名员工。

    就在2006年岁末,花旗银行徐家汇支行正式开业,成为该行在上海的第六家营业网点,前五家分别位于上海的徐家汇、外滩、新天地、古北、陆家嘴地区,就此,花旗对上海繁华地区的覆盖基本完成。而澳新银行也在2006年11月就宣称,将斥资2.52亿美元收购上海农村商业银行19.9%的股权,并在董事会中占有两席。

    其实早在2006年9月,外资银行就加快了在上海开设网点的速度。9月20日,挪威银行上海分行和土耳其实业银行上海代表处同一天开业;10月20日,荷兰银行在上海的第4家梵高贵宾理财中心开业;10月26日,法国巴黎私人银行入沪……

    银行业的竞争已然白热化,由此引发的高端金融人才的需求仅仅只是这一行业领域内人才争夺的序曲。具有国际水平又能深刻认识中国国情的投资管理人才将持续紧俏:风险投资人才、金融投资分析师、融资租赁人才、信贷专业负责人、基金分析和风险管理人才、个人投资顾问等等专业人才都能在方兴未艾的金融投资领域大展拳脚。维护系统基础设施的大型机开发人员和信息安全维护工程师也早在储备中。

    2006年最鲜:旅游人才

    2007年的特奥会以及2010年的世博会是上海这座城市展示自身魅力给全世界的大好机会,因此对旅游人才的储备也成为眼前的关键词。从目前上海旅游人力资源看,现有旅游人才仅能满足市场1/3的需求,而随着两大盛会的到来,旅游业所需人才缺口更大。其中包括,酒店服务、导游、航空票务、旅游专业教师等。尤其是酒店服务业,未来几年人才缺口达10万。就在近日举行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首场旅游专场招聘会上,300余家企业提供了3000旅游岗位。高素质、高层次的旅游业管理人才及导游服务人才会成为上海今后几年来极受欢迎和关注的人群。

    2006年“钱”力行业:专业服务业(咨询/人力资源)8.3万元;通讯/电信业8.1万元;金融业7.8万元;计算机业7.7万元;房地产业7.6万元

    2007年预计薪资增幅最快行业:餐饮/酒店/旅游业(10.81%);电子技术业(10.05%);批发/零售业(9.59%)

广州

    2006年最热:高级技工

    据调查,广州市十五期间高级工以上技工缺口10万人,平均每年需要1.4万左右技师,9.42万高级工。2005年,全广东省技术工人缺口累计已超过130万人。《广州市高级蓝领培训工程试行办法》规定高级蓝领是指具有符合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并通过相关部门对其职业技能水平予以确认,持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的技术工人。广州高级蓝领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总量目标为至2010年,全市拥有技能人才222万人以上。据报道:以数控专业为例,目前市场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之比在1:10以上,也就是说,一个技师有10个职位可以选择。

    2006年最鲜:创意人才

    目前广州市的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大,已与京、沪渐成三足鼎立之势。广州的创意产业以私人企业占大部分,约70%;创意素质较高;产业空间集中,天河占人口总数60%,番禺、荔湾占30%。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设计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广州聚集,各种创意产业园区不断兴起。广州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姚蓉宾用“方兴未艾”来形容广州创意产业的现状。据了解,广州是中国创意产业的策源地和核心地之一,具备相当好的发展条件。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各地的零售商场,60%以上的时尚品牌来自广东;在全国批发市场上,70%以上的批发品牌来自广东,作为省会的广州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此外,广州的时尚设计师人数达10万人,时尚摄影师人数也超过5000人。

    2006年“钱”力行业:快速消费品业6.5万元;专业服务业6.5万元;生物/医药业6.4万元;房地产业6.3万元;能源/化工/矿产业6.3万元;

    2007年预计薪资增幅最快行业:餐饮/酒店/旅游业(10.63%);批发/零售业(9.89%);生活服务业(9.53%)

深圳

    2006年最热:IC人才

    由于青睐深圳电子产业强大辐射力及丰富的人才资源,一些国际知名IC企业积极将设计中心建在深圳。矽玛特集成元件部高级副总裁PhilPompa表示,作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电子设计及制造中心,深圳充满了商机。矽玛特在美国以外设立工程设计中心,中国的香港和深圳最终成为了公司选择的落脚点。

    环球资源专家张毓波谈到,深圳发展IC有很多方面的优势。深圳是中国IC产业的七大基地之一,并拥有很大的IC应用市场。深圳地区不断成长壮大的2000多家电子制造商,为深圳本地IC设计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深圳很多企业,如中兴、华为等,它们都把公司自身的IC部门分离出来,成为了专门的设计公司。这种“自助模式”的好处很多,比如,公司可借助其对本身系统知识的了解,非常有效地帮助自身进入到通讯领域。

    世界IC业有一种说法,把半导体做得最好的,一定是拿筷子的民族。随着IC业向以中国内地为主的亚太地区转移,深圳IC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深圳要想成为中国IC产业的中心,必须从现在做起。

    2006年最鲜:物流人才

    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全国格局来看,深圳没有理由不名列前茅,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潜质的港口、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大型国际航空基地、发达的海铁路运输,加上产品占全国生产总值约10%,进出口总额占全国1/7强等得天独厚的条件,物流业已逐渐成为深圳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深圳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95条,国际航线18条,港口泊位14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6个,深圳港稳居全球第4大集装箱枢纽港,全年远洋运输货运量800.00万吨。
据统计,深圳市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共有2700多家,专家预测,到2010年,深圳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将达到2万人左右,对中初级物流人才的需求将达到10万人左右,而深圳市物流企业中副总经理以上职位接受过物流专业培训的仅有0.5%。

    2006年“钱”力行业:金融业8.5万元;通讯/电信业7.9万元;专业服务业7.8万元;房地产业7.6万元;计算机业7万元

    2007年预计薪资增幅最快行业:餐饮/酒店/旅游业(10.23%);广告/会展/公关业(9.8%);生活服务业(9.55%)

更多城市:

南京 2006年最热:房地产人才 2006年最鲜:家电人才

苏州 2006年最热:物流人才 2006年最鲜:会展业人才

杭州 2006年最热:销售、人力资源人才 2006年最鲜:创意人才

合肥 2006年最热:汽车模具人才 2006年最鲜:现代服务业人才

大连 2006年最热:IT人才 2006年最鲜:采购人才

青岛 2006年最热:生物/医药人才 2006年最鲜:酒店/餐饮人才

武汉 2006年最热:金融人才 2006年最鲜:酒店/餐饮人才

成都 2006年最热:生物/医药人才 2006年最鲜:游戏人才

重庆 2006年最热:机械人才 2006年最鲜:房地产人才

    2006年无忧指数(www.328job.com)行业TOP10中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计算机软件、专业服务以及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业。虽然受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但房地产业依然热度不减,排在第七位。快速消费品在2006年又重回榜单,成为各大城市的热门行业。服装/纺织/皮革业也是2006年的大热行业之一,而风生水起的酒店/餐饮/旅游业排名第十三位(见图)。

图:2006年度无忧指数行业TOP10

数据来源:328job


最稳: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也许可以划分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据《南方周末》的一则报道:“武汉大学法学院300多名硕士毕业生差不多全部报考了公务员,最后被录取的只有五、六人,这几位成功人士成为年级里的传奇人物。”在2006年12月举行的浙江-上海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上,不少高学历人才都表示,目前找工作最先考虑公务员,其次是大型国营企业,然后才是外企。

    如今的就业大环境宽松,人人都有竞争机会,但同时又异常严酷,好的机会少之又少。考上国家公务员就意味着将来有稳定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即便不少岗位起步工资不高,但随着年资的增长,收入会越来越丰厚,逢年过节工资单上还会莫名其妙的福利,并且少有裁员的后顾之忧。因此国家公务员在众多求职者眼中,是最稳固的金饭碗之一。

最快:金融业

    2006年12月11日是一个必须书写进历史的数字,但其实早在2006年12月11日前,外资银行已经通过不同渠道进入中国,外资银行的“圈人”也早已开始进行,这一日子的到来不是加速而更像是全面爆发。外资银行为了开疆拓土,中资银行为了力保“城门不失”,双方已经围绕着优秀人才展开激烈争夺。

    据媒体报道,为防止被人挖角并留住员工,外资银行员工的平均工资涨幅约为7%~10%,最高的甚至会翻倍。在香港商会(上海)十周年庆典上,东亚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张伟恩表示:“东亚银行内地员工的年薪增幅平均为15%~20%,最高的甚至有100%的增幅。”

    据普华永道一份对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35家外资银行目前拥有6654名雇员,至2008年,这个数字将增长154%,达到16910名。其中只有1家银行认为到2008年雇员人数的增长率低于10%,7家银行预期至少达到50%的增长,13家银行预计至少将以2倍的增长速度增长。

    2006年以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荷兰银行、恒生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德意志银行、东亚银行、蒙特利尔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韩国新韩银行等都开始了新一轮招聘行动,其目标是瞄准既精通金融业务又精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譬如,渣打银行计划在2008年之前,用人规模从目前的800人,增加到1600—2000人;汇丰银行欲在2006年年底在内地网点增至30多个,未来支行增至100家,2007将招聘1000名左右的员工。而东亚银行在招募贤才上的表现也不会逊于汇丰银行的规模。渣打银行预计在未来1年半时间以后,在华的网点数目计划翻番,达到44家以上,初步预计要招收数百人。法国巴黎银行上海方面也表示,随着业务的增长,到2008年其在中国大陆的工作人员将增长50%以上。在外资银行加速揽才的情势下,国内银行也加紧了脚步。招商银行的校园招聘活动预计将招收1450名应届毕业生,民生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也一次性需招揽数百人。

    银行业内10年以上外资行工作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将难求。据圈内一位人士透露,目前比较知名的外资银行普通职位的员工年薪在10万元左右,中高层职位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诱人的薪金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使得优秀金融人才以及MBA、EMBA趋之若鹜,这无疑对中资银行是一种巨大的冲击。除了弥足珍贵的金融分析师(CFA)、风险投资人才、融资租赁人才以外,外资银行在满足跨地域开设分行人员需求的同时,招聘人才并不像过去那样只是数量上的“简单复制”,与以往一味招募“客户服务主任”、“项目主任”、“个人理财顾问”等职位不同,外资银行当前更青睐于招聘证券类专业人才,基金经理就是这一行当中的高层次人才,这是为了使业务“更上一层楼”。

最IN:服装业

    Zara、Mango、Only、Uniqlo,职场女性们朝思暮想的“中产”品牌纷纷进驻中国。据称,2007年H&M也将在登陆上海和香港。零售服装业咨询公司Kurt Salmon Associates预测说,中国休闲服市场每年将扩大10%左右,到2010年市场价值将达580亿美元。国外的服装行业人士认为,中国的中档服装市场正处在于发展初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除了铺店、抢夺客源外,这些公司首先要抢夺的是人才,需求多集中在:制版师、采购员、陈列设计师和店面设计师。目前中国在职的制版师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10%,受过专业训练的不足6%,近两年,国内制版师的人才缺口将达到10万人左右。富有经验的“买手”是个时尚而又不可或缺的职位,这些采购好手需要随时和总部联系,负责开发系列时尚产品,完成商品从设计到交货的整个流程,市场调查、采购和谈判,以及开发新的供应商。随着时装业的发展,陈列和店面设计也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业内具有3年以上相关经验的陈列师和店面设计供不应求,中国商业联合会已经正式推出了“陈列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

    对于外资品牌的大幅动作,国内的民营服装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发展和突破之道,做好应对的准备。相对于外资服装企业,民营企业在设计师这一环节上很薄弱,以往更多的是“驳样”和模仿,民营企业要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有优秀的设计师和成熟的品牌营销人才作为坚实后盾。

最热:酒店/餐饮业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休闲娱乐业的兴起和旅游旺季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将在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和在2010年世博会。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国之一,将给中国酒店,餐饮和旅游业带来极大的商机。这样,酒店、餐饮、旅游和娱乐业需求大批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一线服务人员。据媒体报道,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上海还将兴建星级酒店200多家,按每家需500名工作人员来计算,人才需求就达10万人。

    在一份国内酒店餐饮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目前在酒店餐饮从业人员结构中,餐厅服务及管理人员占总比例的52.66%,厨房厨师及管理人员占47.34%。从学历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约占总人数的24%;高中学历的约占总人数的71%;大专学历(包括进修取得的学历)的占总人数的4.66%;本科学历的只占到总人数的0.34%。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酒店餐饮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不愿意从事这类工作,另一方面,整个行业氛围还是偏向于传统劳动,而忽略了人员素质的提升。出于这个原因也造成了餐饮高级管理人才出现脱节现象。虽然这些管理人员都是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但整体学历偏低,导致了后进的高学历员工缺乏成长空间。

    专家介绍,目前酒店业对人才要求有三:首先是从业经验。2-3年的四、五星级酒店同等岗位工作经历,主管则要求有4年的管理经历。其次对工作热情和有服务意识。最后外语口语能力强。五星级酒店提供涉外服务,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要求比较高。

    据横店人才网薪资报告显示,酒店业的平均薪酬并不算高。以普通的宾馆/酒店经理职位为例,年薪在3万-4万左右,就算是在酒店业比较发达的京沪两地,平均年薪也只有5.5万-7万左右。前程高级猎头介绍说,一般酒店的总监级别可以拿10多万元的年薪,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年薪可以达到30多万元。

最喜:婚庆业

    经过了所谓不宜结婚的年头,应了狗年旺旺的好兆头,2006年成了名副其实的“结婚年”,各大婚庆公司的订单也如同雪花一样纷纷踏至,而专业从事婚礼策划的职业人却紧缺起来。从广义上来讲,婚礼职业人包括婚礼主持人、婚礼策划师、婚礼摄像摄影人员、场地布置人员、后期制作人员等。婚礼策划师策划一次婚礼可进帐500—1500元,主持人大多在450元以上,摄影摄像在500—1000元,场地布置在300—1000元钱,后期制作为200元起。一些资历丰厚、口碑好的婚礼策划师以及主持人,每场更是可以拿到2000元的高收入。

    婚礼策划师在整个婚礼中是灵魂人物。他必须具备销售和服务技巧,同时进行有效地沟通,使得完全领会客户的需求,提供一套完整的婚礼策划书,同时在后期制作中,也得提供自己的想法。个性与创意对于婚礼策划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来说,整个婚庆行业还缺乏行业规范,许多从业者也是以兼职客串为主。据说,北京已经在定期举行此类职业的研修班,希望能使中国的婚礼从业人员能渐渐步入职业化。

最鲜:育婴业

    六十年一遇的“金猪宝宝”在2006年掀起了一股育儿潮,而育儿潮的到来给育婴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良机,因此从事育婴相关工作的人才将走俏。育婴业是国家新批准的职业之一,主要从事0-3岁婴幼儿照料、护理和教育工作,因此早教育婴的师资人才培养属于断档,很多早教机构的育婴师都已经被提前预定一空。育婴师是指从事婴幼儿照料、护理和教育及辅助家长科学育儿的人员。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该职业培训共设三个等级,为育婴员、育婴师、高级育婴师。参加育婴培训班获取一个育婴师职业等级证书的费用要千元,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教育、指导与培训四大模块。但根据以往经验,有不少育婴人员却被家长们误用为高级保姆,喂孩子、换尿布都成了应尽的义务,不仅大材小用还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虽然育婴人才需求上升,但求职者也还是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仔细衡量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在这个行业发展。

    2006年,你过得是否快乐?是否从工作中得到过快乐?当然,很多人都无法从工作中得到持久的愉悦感,但只要有过快乐的瞬间,那么,2006的你便是有收获的。

    注:本文内所有薪酬数据均来源于《横店人才网2007年薪酬报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