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上一份工作时间只有半年,什么原因不想干了?”“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不是我喜欢的工作。”在一家网站做了5年HR的王晴听到熟悉的回答,皱了皱眉。每次面对跳槽来应聘的人,尤其上一份工作时间不到2年的,她都会更细致地询问离职原因,而上面这种答案是她最排斥的。
面试结束,王晴说:“每一次求职都不是游戏,需要先看清招聘条件和岗位职责再投简历,要是不感兴趣也不会投了。用人单位决定面试,说明你达到了对方的要求,就应该在面谈环节打听更多的情况,像工作内容、公司的规划、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等,这么一个流程下来应聘的人应该大致了解了这份工作。考虑到有的面试官介绍时会带有夸张和渲染的成分,实际工作以后和当初的介绍会有些出入,不过求职者起码也应该从自己的‘想象’里走出来。‘不喜欢’不是借口。”
说起这类离职理由,其他行业的HR很认同王晴的看法,他们在面试时听到这样的回答也很无奈。IT行业的招聘人员反应更强烈,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的人力总监朱旭说:“我本来就不认同‘把兴趣当作职业’这句话,我觉得生活和工作需要分开,平时可以享受自己的爱好,上了班就要全力以赴,严谨做事。所以面试的时候遇到空有热情或者因为‘不喜欢了’而跳槽的人都先减了印象分。干我们这行,能力和专业知识更重要,你以前根据心情和兴趣找工作,要是招进来新鲜劲过了怎么办?搞研发可不是多惬意的活儿。”
招聘方的担心不无道理,而因为‘和想象的不一样’而离职的人也有他们的苦衷。刚到一家广告公司入职的小梦已经第3次换工作了,她说:“我觉得先有兴趣再求职没什么不对,喜欢的事才更能做好嘛。”
“不过过于乐观,轻视了工作中的琐碎和挑战是我的问题。把工作理想化是我的职业心理不成熟,另外有的公司在招聘时的虚假宣传也很害人啊。说是储备干部要去门店学起,结果根本不安排晋升的考核,把我们派下去就不管了;或者说是品牌推广,其实就是电话销售,我和朋友都上过当。”
看来一些企业招聘职位信息不实、头衔夸大,或者上司许诺的晋升不兑现,也让本来对职场认识就有点飘的人们走了弯路。而除了“拿兴趣当借口”,人际关系复杂、上司不好和工作压力大也是让HR减分的离职理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