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新“退休”主义专题调查报告
作者:横店人才网 来源: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 日期:2014-05-17 浏览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想到做这个专题,还缘于办公室里经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真想退休了”。发出这种声音的,不仅有已经步入职场近十年的“老人”,还有刚工作两三年的“小朋友”。众所周知,退休,应该是父辈们正在面临的人生又一大转折。的确,干了一辈子的革命工作,现在,是该歇歇了。当父辈们热泪盈眶地从领导手中接过“光荣退休”证书时,万分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满脸写着的都是“真想再多干两年”。可是,让长辈们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在我们这群正是年富力强、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中间,竟然也有人吵着嚷着要“退休”。其实,这种退休,和60岁的爸爸经历的退休是两种概念。我们所说的“退休”,是指暂时性的离开职场,休息也好、提高也罢,总之,就是抽出身来,抛开工作,摆脱束缚,停下来歇歇脚,做回真正的自己。所以,我们就称其为新“退休”主义吧!

    遥想刚毕业那会,手捧着好不容易得来的offer,心潮澎湃,寒窗苦读十几年,为的就是这一纸合同,于是我们一个个就这样心甘情愿地被招安了。从职场菜鸟,到如今的菜鸟眼中的“前辈”,看透了尔虞我诈的人际,厌倦了无休无止的竞争,连镜子里自己职业性的微笑都开始僵硬。于是,又开始怀念那种无政府状态。是的,我们烦了,累了,想“退休”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打拼正当时的“职场人”萌生“退休”的念头?又是什么阻碍了他们“退休”愿望的实现?

    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针对白领圈中“提前退休”这一现象,近期在网上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在线调查。所有参与调查的人群中,男女性各占一半,以北京、上海、广东居多,年龄大多集中在22-39岁,工作时间差不多三至十年,本科学历的参与者占48.94%,其次是大专生,占27.8%。其中,32.53%受访者的企业背景为民营\私企,另有25.32%为外商独资(欧美企业),国企与外商独资(非欧美企业)的受访者比例也分别占到了13.63%、10.54%。

    在本次调查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停下来歇歇脚的念头。44.52%的人表明,歇脚的念头时有时无,依心情而定;40.04%则是一直都有这样的想法。只有8.42%的人觉得基本没有。让笔者颇感惊讶的是,在问及“回顾职场生活,你过的好吗”时,多半人的感觉都不尽如人意。48.21%的人认为自己是“马马虎虎,凑合着过”,21.32%人的感觉是“痛不欲生,每天都在煎熬”。

我们的职场到底怎么了?

    究其原因,从中发现,很多人都是因为在工作中遭遇了障碍,或是走到了事业的瓶颈期。39.43%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没有新的乐趣。(见图1)有调查报告称,职场白领中25%的人心理有问题,其中以工作的第五年最为突出,于是便有人将其称为职场白领“五年之痒”。的确,正如爱情有三年之痒、七年之痒一样,一天中有八小时要面对工作,除去休息,一年有两千多个小时,五年就是一万多小时面对工作,遇上经常加班的,那更是整天和工作泡在了一起。渐渐的,工作便成了一种重复,当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的未来就是现在大自己几十岁的老人的样子,那种恐惧和失落就这样张牙舞爪地侵袭过来。

    还有22.47%的参与者表示,由于自己事业受挫,备感失意,所以此时“退休”的想法也尤为强烈。笔者认为,这也是人之常情。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仿佛在大海行舟,其中波折所到之处,又如何说得准?虽然我们从小便被灌输,遇到挫折困难,要昂首挺胸,勇敢面对,但毕竟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脆弱的时候那就给不如意一个沦丧的借口,给自己找一方存生的净土,来相信一种从头来过的可能。

    一位网友的留言给了我们一些启发:不安于表面的和平,巨大的压力也只是表象的原因,当心绪开始动摇,脚步开始沉重时,就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地、长远地为自己的目标打算和加油,有时,何尝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呢?

图1 什么情况下“退休”念头尤为强烈?

数据来源:328job


想歇就歇谈何容易?

    “你歇了吗?”

    “只是想想,现实根本不允许!”

    这样的回答,并不出乎我们的意料。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1%的人都无奈地认为,想歇就歇,谈何容易。有这样一种说法,“提早退休”是有钱人玩的游戏。的确,现实中,很多的事情都在逼迫我们必须不停地赶路。理想之后,“钱”这个字眼终究还是按捺不住,浮现在我们眼前。66.99%受调查者坦言,因为事业还未完成,钱还没有赚够,所以还不愿意现在就“退休”。

    当然,也有人主观上就认定,没有必要歇脚。在调查样本中,笔者惊讶的发现,有些工作经验在十年以上的人仍然认为,人生才刚刚开始,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歇脚。在横店人才网举办的主题为“职场人,你歇一歇”的沙龙活动上,就有一位工作已经十几年的工程师坚定地说:“人生永远没有退休。” 于是对他的敬佩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而对于那些想歇却没法歇的人来说,最大阻碍莫过于“生活所迫,生活需要”,占到了70.93%,(见图2)“退休”也就意味着“主动失业”,因此生存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在回答我们问卷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职场经历了八年抗战,年龄在而立前后的人,这类人多半都有了重大的生活主题,比如结婚、生孩子、上有老下有小,健康问题等等,此时若让他们暂时“退休”,估计没几个人会答应的吧,除非他们已经有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而“家人的反对以及旁人的眼光”也成为阻碍年轻职场人“退休”的一大障碍,占13.51%。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即使有经济实力做保障,但每日赋闲在家也会遭人非议,最后使得自己产生罪恶感,仿佛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而类似“工作让我无法停下来”这样的回答多少让人看得心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撑着夜往前飞,让风吹干流过的泪痕,总有一天我要属于我的天。”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或许,这就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无奈。

图2 让你无法“退休”最大障碍是什么?
 
数据来源:328job


积极面对,以“退”为进

    在受调查的人群中,还是有40%的人已经实现了“退休”的想法或是计划正在实施中。这些人的乐观、豁达和洒脱让我们十分羡慕。当被问及“歇脚多久最为合适”时,68.5%人的回答是一年以下。看来,大多数人在潇洒的同时还是颇为理智的。专家告诉我们,半年到一年的“退休”是最合时宜的。因为,太短的时间,达不到“退休”的初衷,但过久的“歇脚”,又会让你逐渐与社会脱节,等再拾起工作时就会感叹时过境迁。幸好的是,大多数受调查者都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暂时退休”与“重返职场”。43.79%的人表示,一旦身心调整完毕,就会立刻重新上路;31.19%的人认为,只要事业上出现新的机会,就会马上返回职场。其实,做这个专题的初衷,并不是要大家为了逃避而撤退,要知道如果选择“退休”是为了逃避压力,那么这种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给自己带来新的难题。我们也不希望看见,有人在年纪轻轻时,就选择终身隐退,即使你有强大的经济支柱,可以不去工作,但人总是需要一些精神支柱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我们是希望通过此专题能倡导一种健康、积极的职场新主张。

    “快乐工作”,有时候是一句违心的口号,不少辛勤的职场人已经为之牺牲了本应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你有多久没有回家陪陪父母了?有多久没有去摸书架上那些珍藏的书籍了?有多久没有专心致志地坐在课堂里听讲座了?又有多久没有踏出这片钢筋丛林去拥抱自然和美景了?你是不是为了工作放弃了感情生活至今孤单一人?…… 工作是永远都是无止尽的,赚钱也不是唯一的生活目标。 谁也不想在自己最灿烂的人生篇章中 ,留下的只有“工作”二字。

    “四处旅游”、“培训充电”,是大多数人在“歇脚”时期最想干的两件事情。(见图三)专家对积极的“退休生活”表示肯定并大加赞扬。退休不代表退化,以“退”为进,才是“退休”的最高境界。暂时的退休是对之前人生的盘点和整理,更是以全新姿态面对下一段人生旅程的积极开始。暂时的休整也便于重新确定目标,获得事业上另一次提升和飞跃。也就如同电影《南征北战》里说的,“今天我们退出大沙河,是为了以后打到南京去”。

图3 若给你“歇脚”的机会,你最想做什么?

数据来源:328job


    “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和必须完成的生活任务”;

    “思考总结,集思广义,规划人生”;

    “找个有山的地方,盖间房子,养点家禽,家畜,种两亩地,闲时看日升日落,忙时就欣赏汗珠落下的样子”;

    “做近视手术,然后去旅游”……

    看到网友的留言,笔者深深感受到,大家对“退休生活”,都有着自己美好的愿望。可能残酷的现实正压得你喘不过气,你所期望的生活状态暂时并不能实现,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当感到自己真的已经面临极限时,希望大家还是能够重新审视一下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毕竟,工作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工作。

    耳畔响起了那首熟悉的歌:“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但生活质量一定会影响到你工作状态。烦了累了的时候,只要现实允许,只要你有足够的信心调整自己,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那就给自己一个“退休”的机会吧!当重披战袍再次站在跑道上时,骄傲地告诉所有人:我满载着自信和力量,又回来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