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一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注解:学业)
临近毕业,面对实习,才发现自己好多东西都不会。我学的是大众与新闻传播专业,仅凭一点专业知识已是远远不够的。搞传媒至少应该是个“杂家”或者说“三脚猫”。我学历不高,经验几乎没有,又没有主广泛的社会经验,就业路上自己的筹码就似乎只有空气了。
非此行不干的话,就要给自己充“能量”,如今是信息和视觉复合的时代,那当然就要会各类软件操作,基本办公类的Officesoft、平面设计类的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当然还有印刷类的排版设计,如方正的诸多软件等等。有条件还应学点摄影和影视后期制作技术,这样才能弥补学历和经验上的不足。这些只有一小部分在学校学过,而且也只是蜻蜒点水。临近毕业才发觉,已经有点晚了。
整个大专三年,考试和考证只占了其中微乎其微的时间,大部分时间在和哥们的享受中荒废了,没有结合将来的工作去学习和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是我学业上一大失策的地方。亡羊补牢,就看怎么补了。但不丢羊的话不是更好?
二说:“贩履织席为业”……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解:择业)
毕业了,那得找份工作做,没书读了总不能闲着。想找专业对口的,凭现在手里这薄薄一份简历还真有点不够格。专业不相干,一怕不会,二怕没前途。高不成低不就,心里也不是滋味。
终于找了一份对口的工作,对方是家广告公司,面试后录用,但上班第一天自己就打退堂鼓了。经理要求写份通知,原本以为简单的事情,我却因为这份通知改了一上午,经理说我一点宏观经济学的知识都没有,其实我是学过经济学的,这说法让人很难堪,加上又不会平面广告设计,结果下午就去人事部递辞职信了,还给自己一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要学会放弃。
后来想通了。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管他做什么,刘备不是也卖过草鞋吗?专业不相干的工作也可以先做起来,结果在一家小公司总行政人员,工资不高,做的事也有点平庸,但留给自己的时间多了,可以用来弥补读书时浪费的时间。
三说:“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诸葛亮《草庐对》(注解:职业)
我成不了刘备,也不想做刘备。但如果让我保持目前这种状态我也不甘心。对于传媒这一行我还是很有兴趣的,进一些小型平面媒体是我目前努力提高的方向,所以趁现在工作之余学点将来有用的东西,学历方面也努力再上一级,报了个业余自考本科班,专业为管理。
当然,实现这目标是有期限的,两年内不能完成的话,我就应该换个目标。我现在的工作单位是家日资公司,我便开始学日语,为的是给自己多开一条立业之路。
其实,我这里所谓的古文中的学业、择业和职业,串起来就是大多数人从毕业到择业再到就业这样一个很普遍的过程。每个人的过程不一样,有精彩、有平庸,前者希望再接再厉,后者希望接下来多点信心。
诊断人:本栏编辑老记
诊断:这是作者求学、求职、求成功的一段心路历程,可谓一唱三叹。作者“唱”了“三说”,老记就“和”他“三到”吧。
对过去,作者认识到:亡羊补牢,尤未为晚。回想学业的荒废,其有切肤之痛。猜想其内心,是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重蹈覆辙。
对现在,作者体会到:人贵有自知之明。喜欢干的工作干不了,谁也怨不得。好在不喜欢的工作也愿意干,因为毕业了再依赖父母,总归有些于心不忍。
对将来,作者考虑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脚踏实地,多积累,多“充电”,自己的愿望才能实现;自己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其实,作者还是掌握了一定的知道报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感悟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只是作者的调门唱得不高罢了。因为,作者对过去、现在、将来的认识、体会、考虑,总体上是切合实际的。但诚如作者所言——不“丢羊”,岂不是更好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