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蓄势待发的配角 ——2004年9月无忧指数才市篇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 |
9月本是个不错的季节,然而却总是被花枝招展的10月抢去风头,职场更是历来就有“金三银十”的说法,这注定了9月似乎永远都是为每年第二轮跳槽高峰10月份的来临做着铺垫:“无忧指数”(www.328job.com)9月的月平均有效职位数为293095个,与8月基本持平——打破30万个职位数的精彩时刻注定要延后了,也许,破记录前的等待才是最美妙的,正如同我们期待刘翔起跑时的枪声。
影视剧集里主角的名字总是很醒目——海报上很醒目,片头上很醒目,报纸银屏上很醒目……而众多的配角们就只能算作“其他”。如果把中国的经济发展看做一部有N部曲的恢弘大片的话,那么在《职场传奇》一片中当然的主角就是北京、上海和长三角姐妹花——广州、深圳。本月四个城市平均有效职位数依次为:65807个、73897个、26220个和24818个,分别占了9月各地有效职位数的22%、25%、9%和8%,而“其他”类有102353个有效职位,占35%。(见图1)虽说三个女人就是一出戏,但是仅仅靠四个城市就要撑起一部大片肯定是苍白无力的,只有众多实力派配角——“其他”们的加入才能让大片成为“巨片”。

最近电视上有一个系列节目叫做“中国魅力城市展示”,许多二线城市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在公众媒体上展露着自己的特色,而上一期的无忧指数(www.328job.com)也曾经提到过新秀城市颠覆大牌一说。不难看出,众多的“其他”城市已经在这部系列剧中开始出彩、飙戏,甚至抢了主角的风头——杭州、苏州、青岛、大连、无锡、宁波、温州、……这些曾经只是靠靓丽的外表(旅游、风光)吸引眼球的小角色们开始在戏中崭露头角,与大牌们搭戏对词毫无惧色。依托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制订实行,不少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周边城市和部门内陆核心城市已经开始抢夺观众的眼球。看看我们穿的用的吃的喝的,其实不少就是从这些地方来的,众多的跨国企业和外来资本也把生产基地建在了这些地方。
主角和配角都是完美大片不可或缺的环节,主角有实力、美艳、有票房号召力,尽管它们会有绯闻、会有负面新闻、会暗自发力互相抢戏,但是主角终归是主角,在“地”老色衰之前他们的地位是不会被“其他”角色取代的,而众多的“其他”更是摩拳擦掌,一边演戏一边学习,跟着主角的步伐步步前进,就如同周星驰先生当年的“宋兵乙”。在一个良性竞争的氛围下,各个角色发挥得自然是淋漓尽致,想不成好片都难了。
我们期待有一天,这部有无数续集的大片不再有主角配角之分,所有角色都是主角,整部片子表演酣畅淋漓,看得人荡气回肠,所有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其他”。
相对无忧指数(www.328job.com)中有效职位数连年猛进,屡破数关的势头,各薪资段的有效职位数比例只是在微弱的调整变化着——9月份各薪资段有效职位数与8月相比只是稍有微调,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我们划分的最高端15000元以上和最低端1500元以下这两个薪资段分别减少和相对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见图2)。高薪的职位少了,低薪职位多了,难怪时下有人提出的“低薪时代”的说法。

其实,与其说是“低薪时代”,笔者更愿意称之为“价格理性时代”。低薪并不是从前没有,低薪段职位数的增加只能反映国内就业人数和低端职位的增加和越来越呈透明化的低端招聘,对于初出茅庐、经验为零的求职者来说,在没有泡沫光环的市场中他的价格是理性地匹配于自身价值的,尽管这种理性有些残忍。泡沫的形成相对毁灭来说时间要长得多,于是我们很多人都曾经欣喜地看着泡沫越来越大,折射出的美丽也似乎越来越诱人,这种慢慢累积的愉悦和期望是深刻而且贪婪的——若干年前,只要你毕业的学校和专业还过得去,毕业就意味着开始“赚大钱”了。可是当市场泡沫撑到饱和,“砰”的一声爆了之后,这种急剧的价格落差让很多人适应不了,眼看着自己期待了许久的无数美妙未来在瞬间毁于一旦,毕业后买房买车成为白领骨干精英的远大理想成为泡影,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口号——毕业等于失业!
真是这样吗?有待商榷。不错,日益激烈的竞争必然会导致部分缺乏竞争力的求职者失去从前看似易得的机会,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怎么接受已经价格贬值的工作。也许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我们曾经面对和喜闻乐见的都是数字的增长——工资一级一级往上调,某某产量每年都要翻一番,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多少多少,仿佛允许降低的只能是死亡率等等负面的数字,只有增长才是合理的。然而在真正理性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有升有跌才是最符合理性的价值规律。泡沫破碎带来的只是价格向价值的回归。在一定程度上来看,人才价格的理性回落意味着人力资源市场的成熟,是一个好的现象。
我们不应该把“低薪时代”泛社会化,而应该从具体化和个人化的角度来看:“低薪”其实仅仅是职场中人要经历的一个“时代”而已,自身价值提升后迎来的必然是另外一个新的阶段——“高薪时代”?“创业时代”?……怎么命名,看你自己的努力了。
各行业各职能的专门人才走势是无忧指数(www.328job.com)一直关注的领域,在市场细分化和专业化的今天,我们在意识到扩大人才数量(高等教育扩招)的同时更应该强调人才培养的质量,用何种方式往哪些方向培养也许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过去来看,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方式上采取的是传统的“中学→大学→社会”理论教育模式,虽然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精英化,但却缺乏一些多样化,而且也使得许多人把上大学念好书当做了成才的唯一途径,似乎只有这样出来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成熟带来的人才需求多样化,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于市场需求,技工慌随处可见——“日前,河北省唐山市一家民营企业以5000元的月薪招聘高级焊工,但却未能如愿。记者在部分企业采访中,一些老总们对‘高级技工’的缺乏十分焦急:‘找一个高级技工比找一个工程师还难!’…… ”“据北京市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郭克利介绍,由于技工数量不足和技工水平不高,一些生产工艺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一些新的科技成果在向产品转化时也遇到了困难。现在劳动力市场高级技术人才断档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使用过度浪费。一些技校毕业生能干的活,用人单位也非招本科生不可,迫使技校招生不足。……”“据靖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今年1至6月我市210家工业企业发布了3600个技术岗位需求,有20个技术工种如CAD制图工、刨工、铣工、锻工等招不到工人,缺口3000人。”……
虽然各地技工学校的广告打得火热,然而真正去学习的很多都是应该进大学无门才选择的这条道路。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技术培养的模式难以出头。其实放眼世界,德国的经济腾飞正是靠“双元制教育”,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科技精英。“双元制教育”的基本模式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与结合,培养学历+技术的专业毕业生充当主力军。既然技术学校招生不足,完全可以从普通高校教育上下功夫,把单纯的理论教育向理论+技术的方向转变。德国的高级技术工人很多就是由经历过技术培训的大学毕业生来担任的。
此外,在人才的具体培养方向上我们更应该注重人才的竞争力培育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培养。当计算机进入社会生活,一时间计算机专业遍及所有高校,但是时至今日培养出的绝大多数只是指哪儿打哪儿的普通程序员而已;四处高呼缺乏游戏人才,但是到处冒出来的都是略通皮毛的低级工作者,却没有改变游戏照搬国外的现实。从前的教育方向和模式使得我们的“人才”普遍缺乏创意性和独立性,能把别人编排的舞蹈演绎得精致美妙,自己却不能编导出不朽之作。
我们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工匠,还有大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