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下课”要“雄起” ——2005年4月无忧指数成都篇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 |
比作引领中国经济腾飞的一张弓,
长江流域经济带是这张弓上的利箭,
那么成都的爆发力
将成为决定这支利箭射程远近的关键。
当机遇和责任同时到来的时候,
这个最适合漫步的城市
选择了飞翔。
(2004CCTV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词)
成都是一座复杂的城市,以闲适慵懒而闻名的她在从前是很难与“经济活力”划上等号的。
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文化遗存丰富,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自秦汉以来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成都)二”。宋代成都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就是成都。杜甫的著名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生动地描绘了成都当时作为长江上游重镇和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商贾如云、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从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回忆我们不难看出,成都作为历史名城的地位一直就是建立在繁荣的经济活动基础上的,只不过洋溢着浓厚的顶级市民文化的成都自从2000年被略带炒做嫌疑地冠以中国第四城的头衔之后,人们对于“成都生活”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成都经济”,善于生活的成都人抢去了成都经济发展的眼球。
人才市场的活力是经济活力的最直接反映,无忧指数(www.328job.com)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这座城市的活力之源。据无忧指数(www.328job.com)成都4月份有效职位数显示,本月成都有效职位数为12092个,在公开薪资职位中1500元以下占15%,1500元-1999元占17%,2000元-2999元和3000元-4499元分别占了20%,是薪资段当中的主力,而余下划分出的几个薪资段所占份额均在10%以下(见图1)。

从成都市相关部门传来消息:根据劳动部门对全市职工去年及今年一季度工资收入情况的统计调查。据统计,去年全年成都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275元,比上年增长10.86%;今年一季度,其工资水平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到了11.2%。千万别以为成都人都是在“绷起”,勒着裤带去摆龙门阵,可实际上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有良好的物质基础的。2000-4500的主力薪资段占了有效职位数的40%,这种比例在全国来说并不在低水平,更难能可贵的是成都在高阶薪资段也有不俗的表现,15000以上的有效职位数竟然占了8%。
任你性格再潇洒安逸,还是得包里有票子才能真正享受“巴适”的休闲生活。
2005年被成都市政府列为项目年,随着英特尔、欧倍德、中芯国际、安捷伦前锋、宜家等一大批项目或落户、或建成、或开工,随着德国和韩国领事馆的进驻,成都市依靠招商引资拉动经济腾飞的雄心显而易见。据悉,先后确定了我市2005年重点项目207项,总投资2548.6亿元,2005年计划投资487.3亿元。仅以成都高新区为例,1-2月期间高新区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产业化项目共71个,重大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71个项目中,竣工投产项目35个,加快建设项目6个,新开工项目30个,总投资141亿元,2005年计划投资44亿元,全面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277亿元,税金10亿元,利润15亿元。两月间高新区完成产业增加值17.2亿元,同比增长30.1%;合同外资25084万美元,同比增长770.37%;实际利用外资8704万美元,同比增长1319.9%。
IT业 2004年成都市软件及软件服务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近40%。随着中芯国际、日月光等封测厂的西进,英特尔也宣布将在成都投建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的第二阶段工程。2004年4月7日,英特尔在成都投资3.75亿美元的封装测试厂已开工建设。而此次追加的0.75亿美元(约合6亿元人民币),将使成都封测厂总投资规模达到4.5亿美元(约37亿元人民币)。据有关媒体报道,英特尔公司技术和制造事业部副总裁卡赞尼奇和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已于日前在英特尔第二期《投资备忘录》上签字。尽管有网友质疑Intel的投资建厂能给成都带来多大的益处,但是英特尔方面表示,在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宣布进行二期项目投资,这是英特尔封装测试业务发展史上最为迅速的扩大投资,这样的决定证明了英特尔对成都的信心。
放下Intel的投资能够带来多大的效益暂且不论,关键的一点是此举显示和保证了西部IT业的存在,就凭这一点,Intel在成都的投资对四川乃至整个西部来说就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而对于IT人才来说,对于西部IT业的崛起和未来也不应当仅仅是观望了,早一点投身其中也许是更明智的选择。
汽车业 一直以来谈到汽车业都成都是会被忽视的版块。据有关消息,日前一汽大众中德双方已经联合向董事会提交在成都建立第三工厂的提案,一汽大众部分车型及配套厂将西迁四川,这也是一汽大众官方首次证实将在西部建厂的消息。消息说一汽大众在成都的生产基地开工在即,作为一汽大众最先引进的品牌捷达最有可能从长春西迁到成都。而据有关人士透露,目前整车厂1400亩的建设用地已经开始进行配套设施建设,该项目可能在5月初正式动工。尽管一汽在成都的大动作将面临交通不便,零部件配套薄弱等问题,但从各方消息来看,一汽大众第三个厂在成都的建立将不可逆转,这也将改写中国西部汽车工业格局,使西南汽车工业的重心由重庆向成都分离出一部分。
早前大三线的建设给西部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制造业基础和力量,汽车业人才正可以依托这个平台迅速成长起来,从而赶上西南又一波汽车业发展的高潮。
文化业 李伯清的“散打”可是说是成都文化业的缩影,现在李老师已经走向全国,而成都极具喜剧色彩的地方文化也向川菜一样通过网络向全国迅速地渗透和蔓延着。如今文化产业已经成了成都必不可少的城市名片和旅游支柱,文物、博物、川剧、曲艺等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文化产品用嬉笑怒骂调侃讽刺的方式冲击着文化市场,也形成了中国文化产业最独特也最麻辣的一道风景。据说,当今成都聚集着全国约四分之一的诗人,而成都那龙门阵文化里成长起来的沙龙氛围更是把当地闲适的文化精髓发扬到了极至。
据保守估计,成都文化产业五大热点每年给成都地区带来经济效益在200亿元以上,其增长的速度要远远超过成都GDP的增长速度,如果能够建立更为市场化的文化人才竞争机制和开放式的文化人才市场,用多种途径培养和发现本地人才,适当吸引外来人才,成都的文化产业必定能用最娱乐的方式成为推动蓉城经济前行的支柱动力。
成都和隔壁的重庆有着足球德比一样的微妙关系,两者既血脉相连,又互不服气,进行着从经济到文化的全方位竞争,成都想要占据西部老大这座天王山,如何吸引和利用人才也许便是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