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以下数据统计时间为:2007年8月4日—8月11日
IT:计算机专业学生素质有待全面化提高
201876个有效职位数
对IT理论烂熟于胸,在实际操作中却卡了壳;懂得一个人写程序,却不知道怎么进行团队协作……微软院校IT课程“校园之星”全国总决赛日前在沪举行,“全老总”的评委阵容给参赛的大学生挑了不少“刺”。他们指出,在职业上缺乏全面的能力,是如今IT专业学生和应聘者的最大问题。
现场,评委的问题不仅有IT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包括了团队合作、实际操作及自信程度等,面对这些“非专业”领域的刁难,一些参赛选手的反应和答案并不尽如人意。“对于IT企业来说,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人才,还需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一定外语水平的人才”,微软大中华区教育培训负责人林波告诉记者,如今的大学生和应聘者往往缺少这些全面的素质。
据了解,中国现在每年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数量远高于美国和印度,由于传统教育方式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再加上毕业生缺乏岗位技能和项目管理经验,使得大量学生为就业而烦恼,可企业却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因此,在场的IT企业老总也建议,在学习院校课程的同时,也要多寻找一些实践的机会,对各种实用能力的提高要多下苦功。
无忧酷评:“会说不会做”的尴尬情景,其实也是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素质不全面的一个缩影,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沟堑就真的这么不可逾越?学生苦读十几载却不是社会需要的人,值得教育机构反思,你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印发毕业文凭呀!
浙江省:高温费尚未要求强制执行
50040个有效职位数
根据7月3日浙江省劳动部门下发的《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标准的通知》,根据规定,“高温费”的标准是高温作业工人每月160元,非高温作业工人130元,一般工作人员110元。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发放高温费是属于指导性文件,没有强制性,也就是说,劳动部门是建议企业给职工发放,但不是强制企业发放,企业可以依据《通知》给员工发放高温费,也可以不给员工发放,没有强制作用。”
《现代金报》记者对公务员、通信、媒体、学校、房地产、IT、物流、家政及家装等十几个行业高温费的发放情况进行调查,绝大多数企业为员工发放了高温费,不过高温费的差距颇大,从八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也有一些企业虽然没有发放高温费,但是给员工发放了防暑降温的饮料、药品。但一些小型私企,对高温费的发放情况执行得不到位。
宁波大学法学院社会学老师解红辉表示:本着平等公平的观念,保姆、家政服务者以及建筑工人等,从整体意义上来说,都是应该享有高温补贴的;但面对就业的艰难,个体的力量显得势单力薄,在争取当中同时也面临失业的危险,所以,对于有些行业,应该在大范围内建立一个维权意识,一旦有争取的空间,还是应该积极争取。
无忧酷评:高温费虽然并非强制企业发放,但大热天的情绪烦躁,身体状况也容易出问题,采取点激励措施鼓舞员工,总是件好事。不一定非要现金激励,防暑用品、夏令弹性工作制,同样可以起到收效。
天津:服务外包人才16万缺口
12726个有效职位数
根据《天津市促进服务外包发展若干意见》的要求,到2010年,天津市服务外包业务总额、出口额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将达到16万人,引进和培育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3至5家、超亿元的企业50家。有关人士指出,开发区大力扶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将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吸引高端人才开辟崭新途径。
面对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所带来的巨大市场份额,服务外包人才的瓶颈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进入更广阔服务外包市场的障碍。日前,开发区与商务部“千百十工程”工作小组签署“中国服务外包天津培训中心”意向书,预计每年培训符合企业要求的服务外包人才1万人—2万人,力争到2010年使天津开发区从事服务外包的人员达到5万人—6万人。即便如此,外包服务仍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
“不是说对口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能找到相应的工作,因为世界500强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着企业自身的侧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大学里学的都是一些概念性的原理,许多老师根本没有从事过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实际工作,何况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说外包服务人才,离不开相应的培训。”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园的合作方、大连软件园副总裁田丰坚信职业化培训的重要性。
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开发区劳动局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境内外培训机构在开发区内举办、参与服务外包人才的培训,相关企业培训、引进高端人才将享受优惠。
无忧酷评:说到底,又是教育和实践的脱节。如果毕业后的大学生从业前还必须要参加培训课程,我们不得不问究竟他们在大学里得到了什么?
大连:大学生暑期遭遇实习烦恼
11130个有效职位数
暑假本应是学生休息的时间,但是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却利用这段时间提前“热身”,其中包括很多大二、甚至大一的学生。虽然学生们的想法很好,但是他们在提前实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烦恼。
黑龙江大学新闻系大二学生苗倩今年放暑假后来到大连市一家新闻媒体实习。她告诉记者,自己的想法就是“笨鸟先飞”,虽然现在距离自己毕业还有两年时间,但是大人们关于未来工作不好找的思想已经早早灌输给了自己。因此早点实习肯定是有好处的,比如,可以更早地了解社会,熟悉未来工作的流程,等等。如果能给这个媒体留下好的印象,毕业之后前来应聘也会有帮助。苗倩的想法在绝大多数提前实习的大学生中非常有代表性。
在很多人看来,单位使用实习生没有什么坏处,一般而言,实习生基本上不要报酬或者报酬很低,也不会提高单位的成本。但是,很多单位还是对使用实习生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以代理进口名牌饮食产品为主要业务的大连丰轩商行负责人栾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一个大学生单纯就是为了实习到他们公司,他们不是太情愿,因为除了给大学生一个机会外,还要花时间给他们培训,并且企业的很多机密也不愿意往外泄露,当然,如果大学生真正是想留在这里工作,而且对以后企业成长有利,作为发展的对象,他们还是愿意接受这样的大学生实习的。
无忧酷评:实习不再是简单的签字、盖章,向学校交差,走完成任务的形式化路线。如今的实习已向求职就业靠扰,在实习中积累工作经验是大学生首要想法,同时企业方也希望能从实习生中挑选出优秀人才为己用。
(完)
【328job声明:“职场气象”文章属328job版权所有,其他媒体和网站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网站及其他媒体如有合作意向请与328job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