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求职中不少企业需要求职者提供作品,到底企业是针对需要还是有其他的“居心”。
招聘方打着招聘的幌子顺利窃取你的劳动成果,辛苦一周做好的策划案交上去了,但迟迟等不到招聘方宣布招聘结果,做了免费劳动力,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红烧蝴蝶:我和我朋友去一个房产公司应聘,这个公司竟然“剽窃”我朋友的作品!
毛毛:我就是那个受害者。招聘单位要看以前的作品(策划案类),结果没聘用,反而偷偷拷贝作品。我应聘回来,发现自己U盘里的东西少了,可发现的时候已经过了10天了。期间同事用过我的U盘,但同事们是不可能删除我U盘里的东西的。我那个文件夹只给招聘人员看过,肯定是他看完就给我拷走了,太缺德了。
红烧蝴蝶:我也遇过一次,他们是让我写一份网站建设计划书,我写完后他们说:“你写的案子不是我想要的。”他一说这话,我就有点嘀咕,说不出来是怎么回事,反正不对劲。
小蝴蝶:后来这个公司用你们的作品没?
红烧蝴蝶:没发现呢!策划案不是看了就能用的,需要一个筹备周期。
毛毛:后来想想,有点明白了,其实他们招聘是幌子,要一些策划案才是真的,目的性很强。他们就是免费“吸收”别人的东西。
小蝴蝶:这也应当算招聘陷阱。但是对于求职者来说左右为难,全盘托出,难防剽窃;有所保留,又怕不被录用,不管怎么说,还是多留个心眼吧。
专家表示,智力陷阱则是指以考试为名无偿占有程序设计、广告设计、策划方案、文章翻译等。现在招聘过程中的骗取“智力”很常见。这种堂而皇之地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性质更为恶劣。而广大求职者要具备慧眼,多加小心。
应对措施:在不能判断招聘单位真实意图,又想取得工作的情况下,需要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保护。
一、提交策划案等劳动成果时要准备两份,一份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在留存份上要求招聘单位签字确认,以便将来能够证明劳动成果内容。
二、提交策划案时附上《版权申明》,并要求招聘单位签收。最好申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策划案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作者(姓名)同意,不得使用本策划案或者将本策划案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对此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被访者遭遇过智力陷阱,也就是说他们的劳动成果被招聘方以招聘为由而顺利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