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学会依靠自己
作者:横店人才网 来源: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 日期:2014-05-17 浏览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来职业介绍所求职的人中,由于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和工作经历不同等等,他们的求职心态也不同,比如,“三校生”在求职中就显得自主性较弱。

    故事之一:过分依赖学校

    金小姐是某电视中专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快半年了,却还没有落实单位。她对职业指导员说,学校只给我一次机会,我多盼学校能再帮我一把呀!

    其实中专、职校、技校毕业后,所在学校的推荐只是求职渠道之一。这一条渠道不通,社会上还有很多就业渠道可走,例如政府劳动部门主办的职业介绍所就是“三校生”的就业渠道,在那里政府提供的是无偿服务,且服务功能齐全、服务内容丰富。除此之外,如社会团体的职介机构,街道劳服所,新闻媒体的大量招聘广告,亲戚朋友的推荐介绍,人才市场、个体经营、非正规就业、自由职业,到外省市就业都是可以的。目前政府又推出了每年春秋两次高考机会,而春季高考的对象主要是“三校生”;“三校生”还可以参加免费职业培训,学一两门技能后,就业的门路可更宽些。另外,无论是“三校生”本人,还是他们的家长都应明白;寻求职业是自己的事,求人不如求己!

    故事之二:关注固定单位

    在国外,“自由职业者”属层次较高的就业人群,主要指私人律师、私人侦探、自由撰稿热闹、画师、记者和各类经纪人等。而在上海,只要自我雇用并有合理合法的收入的即是自由职业者。

    一位朋友说,做自由职业者最大的好处就是人身自由:我可以没日没夜工作,也可以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既没有领导记我的考勤,扣我的工资奖金,也没有人会给我脸色看。固定的单位对我和许多有个性的人来说,更像一条不合身的外裤,穿上去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停也不走、全身上下都不自在。非要有个单位挂着,那是一种过时的看法……

    朋友的学历属于“三校生”,现在当自由撰稿人,除为报、刊专栏撰稿外,还炒股票,最近又尝试写电视剧本,经济上收支大体持平。

    社会是由芸芸众生构成的,做自由职业者是一种生存办法。有单位或没单位也不能简单地用“坏事”或“好事”一刀去切,关键是看哪一个方式更适合你,你的生命坐标点找得对不对,既要知识,更要胆识。

    从事自由职业也是实行市场化就业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就业模式。政府有是推崇、鼓励的,“自由职业缴二金”的社会保障配套措施就是为了解决这批人的后顾之忧。这一政策一出台就受到自由职业人员的极大欢迎和好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上自由职业者的增长。

    有能力、有个性、有渠道、有胆识,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的“三校生”,谁敢说他的职业就不可能比固定在一个单位更有发展前途?

    故事之三:常感怀才不遇

    小裴是职校生,还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曾从事过企业报的记者工作,一些作品还获过奖,但没有把握好机遇,辞职创业失败成了失业人员。此后,他一次次应聘新闻单位均告失败,激愤之下,他写信给市、区主要领导诉说怀才不遇,言词激烈。

    “人民来信”转到了指导员的手中,职业指导员约见了小裴。小裴身高1.62米,41岁已是两鬓染霜。虽说他从事过记者职业,却不善言,也不具备想像中的文人旗帜。一番交流后,指导员得知他主要想从事文字工作,其他工作又不考虑,当下就把国外普遍流动的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意为家庭办公)就业模式介绍给他,同时又把自己在报社、杂志社工作的几位朋友介绍给他,以便于他了解蓝木,有的放矢地撰稿。

    职业指导员的介绍有不是独辟蹊径,因为互联网的兴起,已使家庭办公成了一种新的时尚,SOHO在美国占就业人数的40%。

    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大量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更多的人将成为自由职业者,自由职业者的工作是个人创造力的表现,几乎不需要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工作,工作的弹性很大,只要有足够的信息就能独立工作并创造价值。从职业来看,目前最先加入“居家办公族”中的多为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员,还有律师、作家、撰稿人、画家、报刊编辑、记者等。

    小裴说,成为SOHO族三个月来已经发稿46篇,稿费收入已能维持温饱,现在他又在帮一些单位撰写广告词,策划开业等,关系单位多起来后,“业务”也随之多了起来,收入也就日渐看好。

    所以,适合SOHO工作方式的“三校生”们,不妨也来尝试一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