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演讲是最能展现口才的言语活动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演讲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普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它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术文化交流,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演讲也是演讲者品格修养、知识经验、思想情操、风度仪态的具体展现,是演讲者将语言与思想内容统一起来,产生听觉效果,又将姿态、动作、神情统一起来,产生视觉效果的协调综合的言语实践活动。
演讲的基本要求是:
1.内容——正确感人
内容正确是演讲的生命。演讲是思想内容与表达技巧的结合,而单纯追求技巧而内容空泛虚假的演讲,只会给听众哗众取宠或无病呻吟之感。而宣扬错误的甚至反动的东西,不仅不能算是好的演讲,也为社会所不容。
2.语音——晓畅生动
演讲者运用有声语言阐明观点、传递信息、抒发感情,所以语言必须准确、规范、流畅,要尽量用通俗的富有人情味的口语说话,克服华丽形容词堆砌的倾向。同时,演讲的语言应该生动悦耳。悦耳的语言可以“先声动人”,而形象性的表书,可以使演讲更具吸引力。
3.感情——朴实真诚
演讲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单纯的“逻辑征服”别人不一定会被你“征服”,演讲是一种感情交流的过程,要用真厂的感情打动别人,才会引起共鸣。
4.态势——自然得体
演讲是由“演”和“讲”两个方面构成的。所谓“演”主要指的是内容的演绎 表情态势的演示,语言态势包括礼仪举止、手势表情,它们是自然流露的“形体语言”,是同有声语言相互配合以表达语意的重要工具。演讲态势要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并体现自己的表达个性,做到自然得体。给人印象深刻的成功的演讲,一般都要经过演讲者精心的准备。这就是“备稿”。“备稿”是否充分,是演讲能否成功的关键。尤其是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备稿演讲可以体现参与者的严谨、慎重和礼貌。
【例话】
林肯备稿千锤百炼
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要在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发表演讲。尽管他的演讲只有10个句子,600余字,2分多钟就可以讲完,但他认真准备了很久,先是仔细而缜密地进行构思,然后起草,对演讲稿又几经斟酌,甚至念给白宫里的佣人听,请他们提出意见。直到演讲前一天晚上,林肯住在葛底斯堡的旅馆房间里,他还作了认真的修改。林肯的这篇演讲被后人评价为一次“完美无缺的演讲”,其讲稿是“一篇誉满全球的演说词”。
林肯在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发表的演讲手稿,现在珍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讲辞被铸成金字文,放在牛津大学,作为英语演讲的最高典范。
一般说来,准备演讲稿的步骤是这样的。
首先是审题。可以列出与这个讲题有关的全部论点,然后将次要的、没有把握讲清的、可能会出现负面效应的论点删除,将其组合成一个讲述纲要,看看是否能准确、深刻、有针对性地表达题意。
然后找出与论点有关的“库存”材料,材料不足够就尽快搜集。对这些材料应作筛选,将最鲜活、最切题意的材料留下。
在此基础上开始全面构思。构思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开头如何不落俗套,二是主体如何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三是结尾如何给人以启发。
一般来说:开头可以悬念设置、也可开宗明义宣明主旨;主体部分的构成方式一般有纵向深入式、并列铺陈式、对比因果式、迂回递进式等;结尾是启发人们思考的新起点,应有催人奋进力量,常见的有作归纳、点主旨、提希望、抒激情、作方向、发呼吁、述预见等等多种方式。
最后是撰写并修正。要注意:语言既要有文才又要通俗一些,符合口语表达的习惯;内容要充实,有一定长度和深度;注意设置几个共鸣点,有几个引发趣味的句段,有几处必要的强调和重复;还要注意基调的确定、高潮段的安排是否适宜等。
【训练设计】
1.举行一次演讲比赛,题目:“成熟的标志”。
备稿与试讲是演讲成功的关键,其步骤一般是这样的:
第一步:听审:将讲稿读数遍并录音,然后复听,检测语音是否和谐,语调是否有表现力,语言的分寸柑是否恰当等。听审很重要,因为构思时流动于脑子里的语言写到纸上,仍然是书面的东西,诉诸听觉可能出现变异,作审视性复听检测,可作必要的修改、装饰,而且也可以加深印象,便于记忆。
第二步:分记:不要强记、死记演讲稿,将稿子“背”进头脑,讲稿就没有生命力了,而且上台后可以会因害怕忘词而更加紧张。所谓分记就是分段朗读,读一段然后用自己的话讲一遍,讲时可以录音并复听,最后整合。这样演讲内容融入自己的自如性语流,说起来不仅有现场感,也会有交流感。
第三步:尝试:先将各段串起来,自言自语地说几遍,然后独立进行全文试讲。这时,镜子和录音机是你最好的“批评者”。它有助于帮助我们对自己的语言和态势作校正。
第四步:临场:先作记忆信号定格工作。即将演讲稿的各段开头写结尾句以及易忘的数据资料写在片头上,均作简语,自己一看就明白,以备急需。上场前应坚决将稿件“扔”掉。
2.指出下面一段演讲存在的问题
“……我们已近而立之年,倘不好自为之,且不说能否找到人生幸福的支点,就说如此颓废懈怠,消磨时日,现代化能指日可待吗?放眼世界,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神州大地一派生机,多少个陈景润在日以继夜地攻克科学难关,多少个柳传志在费尽心机使企业摆脱困境,多少海外学子回到祖国怀抱为国效力,多少条铁路公路向远方延伸,又有多少个楼群建筑巍然崛起!啊!在这样一派大好形势下,我辈岂能无动于衷作壁上观?让我们都扬起那理想的风帆,让信念的旗帜迎风飘扬,向那光辉的彼岸前进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