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经验是块烫山芋
作者:横店人才网 来源: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 日期:2014-05-17 浏览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我们常常这样说,“要认真总结经验”,也常常这样称赞别人“他经验非常丰富”。是的,经验应该总结,经验非常可贵,有了丰富的经验,做起事情来就会得心应手。没有经验,心里没底,做事往往没有把握。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说的也是没有经验的可怕。然而,经验也是一块烫山芋。绝不是任何经验都是宝贝,有时,经验就像一个圈套,让你玄惑,诱你上当,骗你失败,甚至害了你的大事。

    有一种鱼叫做狗鱼。狗鱼很富有攻击性,喜欢攻击一些小鱼。科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狗鱼和小鱼放在一个玻璃缸里,在两者之间隔上一层透明玻璃。狗鱼一开始就试图攻击小鱼,但是,每次都撞在玻璃上。慢慢地,它放弃对小鱼的攻击。后来,实验人员拿走了隔在中间的玻璃,这时,狗鱼仍没有攻击小鱼的行为。这个现象被叫做“狗鱼综合症”。

    狗鱼后备为什么不去进攻小鱼呢?道理很简单,它以为自己有了经验,它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再去攻击小鱼,肯定要碰得头破血流;它没有看到现实已经发生了变化(中间的玻璃拿走了),对这种根本性的差异,狗鱼视而不见;狗鱼自以为有了经验,而且满足于这个经验,它不再考虑采取其他办法,墨守陈规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经验一旦形成,有时是很悲哀的。形势在不断变化,事物往往千差万别,我们必须时时留心和关注这些变化,并调整自己的行为。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散文《生命的出口》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这时,一只小黄蜂飞入屋内,转悠了两圈准备飞出去时,不料与玻璃撞个正着。我想,这个小家伙大概是不知道世间竟有“玻璃”这种玩意儿吧!外面的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为何就是出不去呢?

    于是,我对这个小家伙产生了兴趣,饶有趣味地观察起来,多次碰撞之后,它终于放弃了。在原地思索良久之后,它终于找到来时路——纱窗上的一个洞——它生命的出口!

    望着那只在窗外快乐飞翔的小黄蜂,我心中一惊,好机灵的小家伙!它的一举一动为“寻求生命出口”作这多么生动的诠释!多么单纯而又强烈的求生欲望呀!

    毫无疑问,小黄蜂与狗鱼要聪明。它的聪明在于,善于总结经验,而不囿于经验,敢于突破已有的经验。几次碰撞之后,有了经验,它终于放弃了碰撞;放弃之后,它开始思索,开始寻找,“在原地思索良久之后,它终于找到来时路——纱窗上的一个洞”。静静地思索,这是小黄蜂最可贵的地方。而狗鱼呢,碰撞之后,就再也不动其脑筋了。

    西汉“飞将军”李广,一次带百余骑出行,途中突然与匈奴数千骑遭遇,匈奴占据着山头,明显处于有利阵势。按通常经验,李广会采取这样几种对策:一是立即撤退,但这肯定会遭敌追杀,完成有可能最后溃不成军;二是与敌拼命,由于兵力悬殊,有全军覆灭之危险;三是急速求援,但远水难解近渴,同样有覆灭之可能。危急关头,李广率领部直抵匈奴阵前,令士兵皆下马解鞍。匈奴见此,疑是小股诱兵,怕遭埋伏,不敢贸然出击。至夜全部逃遁。李广这一退兵奇招,与诸葛亮的空城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妙在何处?从思维科学上讲,妙在异性思维。

    这里,我们不说李广之妙,而说匈奴之谬。匈奴谬在何处呢?谬就谬在自以为有经验。在他们看来,这肯定是“小股诱兵”,他们怕遭埋伏,不敢贸然出击,因为在战争中这样的事例多得是,他们不愿再上当了。哪里晓得,李广是不是已而冒险为之。因为自以为有经验,这数千骑的匈奴,放走了本来唾手可得的大将军李广;李广呢,利用了敌方“自以为有经验”,没有损兵折将,数百骑全部获逃。试想一下,假如匈奴没有经验,一见李广“士兵皆下马解鞍”,立即冲杀过去,那么,必定大获全胜。这里,经验反而束缚了思想,成了妨碍获胜的绊脚石。

    把经验当作一成不变的真理,到处套用,把此经验运用于彼事物,这是滥用经验,就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滥用经验比没有经验更危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