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职场“缺氧”综合症
作者:横店人才网 来源: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 日期:2014-05-17 浏览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上下班拥挤的地铁公车,上班时没有尽头的会议,下班后没完没了的加班,周末还要接到客户的求助电话,职场白领已体力透支,大叫“缺氧”。

“缺氧”之生活篇

    生活成本“缺氧”(储先生—产品工程师):工作也已经有两三年了,拿的薪资也随着跳槽数的增多而增加,可自己的储蓄还是了了无几,仔细算算也属正常。上下班坐地铁要6~8元,一个月就需要130~180元;中午吃顿午饭要6~10元,一个月就要流去130~220元;人长大了工作赚钱了,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我们也总需要付出点吧,多的不说,最少也要给爸妈500元/月的生活费吧;好不容易找了个女朋友,出门约会总不能让女孩子付钱,这样有失绅士风度,为了我可爱的面子,我“打肿脸”做男子汉,算算一个月又用掉600元。这些只是固定开销,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同事结婚送礼金、为自身发展开路的教育培训费、出入办公楼的体面衣服……唉,这样的支出还能让我少许存点小钱,可再看看上海高居不下的房价,如果今后我想买幢房子,还需要为房贷努力工作,看着越来越干瘪的荷包,除了感慨生活压力大外,也只能更拼命的工作,希望两三年后可以实现买房的愿意。

    竞争压力“缺氧”(韩先生—应届毕业生):虽然我只是刚步入职场的应届生,但对于职海已有了初步认识,别的不说,就说找工作吧,以前都认为进了大学不用担心,到时公司会自动来招你,可随着高校的扩招,找工作已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了。如今的上海,除了本地大学生,还有好多外地优秀人才的涌入,就算本地大学生靠着对自己城市的熟悉为优势小胜他们一筹,可也不能不把那些从海外留学回国的人才不当回事吧。现在海归成“海带”的声音也越叫越大声,让我们这样的应届大学生如何不“缺氧”,明天的路究竟在何方?

    交通拥挤“缺氧”(单小姐—网络编辑):每天早上7点一到,我不敢有一刻的迟疑,快速刷牙洗脸,拎上手提包就出门了,可不管我动作怎么快,来到公车站都可以看到排得不见源头的等车长队,再看看快要走到7:30的指针,我放弃排队等位子的决定,坚定的上车等候发车铃声,有时我会想,如果家就在公司隔壁就好了,可公司在南京路,那边的房价把我卖了也买不起,小百姓还是做做梦,坐坐公车来的实际。公车终于在停了nn次之后停在我的目的地,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成堆的人群中挤下车,大大的吸了口久违的新鲜空气后,抬手看看表已经是9点多了,唉,20分钟的路在上班高峰竟然要开90多分钟,也只能用无语了。

“缺氧”之沟通

    冗长会议的“缺氧”(李小姐—财务经理):别人都说会计是个好差使,除了经验越丰富越吃香外,还不像别的部门要担心客户不合作,担心老板大裁员,担心下班要加班,总之,会计是所有职能职位里最轻松的。可我们公司却不是这样,公司里有四位老板,四位老板有四种意见,意见不合就开会,可他们不喜欢在私下自我协商解决,总喜欢拖着各部门的经理一起开会,身为财务经理的我也逃不掉开会的命运,和各个部门的经理们坐在一起听着四位老板的四种意见,除了等待他们最后的拍板外,只能想尽一切方法让自己别在会议中睡着。好不容易会议结束了,可也到了下班时间,老板们可以拍拍凳子站起身来下班回家,可我只能回到办公室继续赶着一串串数字的财务报表,只求老板可以大发慈悲,结束这种如同老太太裹脚布般冗长的会议。

    难缠客户的“缺氧”(李小姐—商务代理):我们部门是属于销售部下面的,主要是在销售签好客户后,把货按照销售的单子发送到客户的手里,照理来说我们是与客户没太大的接触,可是上面老板说了,要为销售减压,理所当然销售的压力有很大一部分全转移到我们部门了。比如销售自己把单子给错了,我们货发出后,客户就找到我们这边,或者是定单马上要签了,销售让我们把货打包好,随时准备配送,可客户又改变主意要换批型号等。如果说这些都是“正常”的事,最让人“缺氧”的是碰到某些不讲理的客户,他们说话毫不客气,我在电话中要求他说话注意点,可他却说这是他的表达方式,他一直是这么说话的。耳里听着老板总说要为销售减压,眼中望着销售们在空余时间打游戏,再遭遇客户的不可理喻,有时心里总会想,为什么销售是减压了,他们可以上班时间玩游戏,却让我们来承担着他们的工作量,每每想到这里,想不“缺氧”都难。

专家解压秘诀:

    1.视压力为挑战,而不是难以承受的困苦。

    2.即使你对局面无能无力,你也可以选择如何看待并做出反应。

    3.首先要接受并承担你在这方面的责任(而非责怪他人)。

    4.决心改变就是驾驭压力的开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