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人才培训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横店人才网 来源: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 日期:2014-05-17 浏览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人就好比一台机器,要发挥出它的最佳效能,就得不时地为它加油加水,否则就会损耗得非常快。也许你才刚开始职业生涯,也许你已经是工作多年的老手,只要记得时常给自己加加油,便能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越走越顺。

    近日,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就“人才培训现状”做了一次网络调查,历时一个月,共收到1282份答卷。男性比例较高,占到总人数的63.57%,女性只有36.43%。年龄层次相对集中于23—29岁,受访者的工作年限大多在2—5年间。大专学历者与本科学历者成为本次调查受访者的主力人群,分别占到34.71%、30.97%。在民营企业就职的受访者似乎对培训问题更为关注,以32.84%的比率位列第一,欧美独资企业与国企不相上下,各自占据19.03%和12.09%。

    

你花多少时间在培训上?


    如今,摆在人们面前的培训种类可谓是琳琅满目,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参加过一些。当被问及曾经参加过的培训类型时,42.36%的受访者选择了企业培训(见图1)。随着职业资格认证逐步渗入到各行各业,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成为了众多受访者追捧的对象,占到37.91%。学历教育培训早已不再是在校生的专利,还是有21.37%的人选择了学历教育来提升个人价值。外语培训和IT培训作为当前培训界的主流,还是占到相当大分额的。还有一些受访者参加了驾照培训、质量体系认证培训、沟通技能培训等等,虽然培训的项目各有不同,但是可以发现每个人都在试图通过一种或者多种培训来提高自己,不管培训结果是否真的尽如人意,出发点都是非常好的。

    据本次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在2005年中,几近半数的人参加过1—2次培训活动,一次培训都没有参加过的受访者占到25.66%。参加了3—5次培训的人数比例为18.80%,参加6—10次乃至10次 以上培训的人相对较少,分别只有3.20%、4.45%。如果说一年中的培训次数还无法完全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每周在培训上花费的时间,则能从侧面表现目前的个人培训现状。每周在培训上只花费5小时以下的人占到绝大多数,比例达到66.07%;花费5—15小时的为22.70%;花费15—25小时的仅有6.01%,至于25小时以上就真的是少得可怜了。为此,有不少人向笔者吐露了苦水:并非是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一来平时工作繁忙,精力体力不够,根本无暇去学点新东西;二来就算自己掏钱去参加社会培训,公司还不给员工时间,甚至会有意阻挠。对于在职人员来说,边工作边学习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建议一些企业能够适当地给予员工成长空间,毕竟个人发展也是推动企业进步的源动力。当然,作为个人也应该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以便在忙碌之余也能抽调出学习时间,不会因为培训而耽误了正常工作。

    
你是否真的学以致用?


    不少的求职者在选择公司时,已经从原来单一的薪酬标准转向了其他。除了企业发展前景、公司福利制度之外,是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也成为了一条重要的衡量指标。在调查中笔者发现,72.39%的受访者表示在他们所处的公司中,几乎不给个人提供培训费用(见图2)。每年提供给个人1000—3000元的占到18.95%,3000—5000元的只有5.54%,5000元以上也算得上屈指可数了。民营企业中不提供培训费用的比重较高,为77.91%,同样在欧美独资企业内,没有培训费的比例仅为65.16%。培训理念进入中国的时间还不长,但是已经有很多国内公司在慢慢了解并重视起它,只是进一步的深入贯彻还有待时日。同样,培训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企业不仅要在费用上支出,而且还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而将近81.90%的受访者认为公司为他们安排的培训时间实在太少了,明显满足不了员工的学习需求。对于最希望企业安排的培训时间,37.13%的人表示周末或节假日最为适当,选择工作日白天进行培训的占到31.67%,至于选择工作日晚上进行培训的也占到31.20%。可见,个人对企业所提供培训的参与积极性还是相当高的。

    说到培训的最高境界,那就应该是学以致用了。常言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真本事都得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获得体现。那么,培训后真正能学以致用的又有多少呢?45.01%的人认为学着的时候有收获,可具体工作时收效甚微;感觉“学有所得、非常有益”的人仅占38.07%,还有16.93%的人觉得“学着一套、用着一套”。曾经有一位HR向笔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培训感想:“听听激动,想想冲动,回去一动不动。”这的确呼应了不少受训者的心声,许多培训课程乍听起来相当不错,可听完后真正能够应用到工作中的太少。更多的人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系统理论梳理,操作技能和工具应用的传授才是最主要的,最行之有效的。不要只是让培训流于形式,应该使之成为一项有力的武器,这不仅是企业有必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诸多培训公司要着力改进的。

    
你对公司培训的满意度有多少?


    综观调查数据,在受访者中表示对公司培训非常满意的只有2.73%(见图3),感到非常不满的以及不太满意的分别占到了33.46%和27.22%。其中,除了对公司无培训的抱怨声较大以外,企业安排的培训内容是人们集中投诉的对象。有些人认为很多培训项目存在欺骗愚弄性质,而公司也没有切实把握好课程内容的选择,导致供需不匹配,既浪费金钱也荒废宝贵时间;有些人觉得培训内容应该更贴近员工所从事的职位职能,以提高工作效率,而并非全公司都概而统之。那么,究竟怎样的培训内容才是目前人们最迫切需要的呢?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人希望公司能够多提供一些管理技能培训,因为随着自身在岗位技能方面的日趋娴熟,再学习一些管理知识,可以为今后的职业发展作好铺垫。同样,商务技能和人际沟通培训也受到广泛重视,尤其在销售、市场和公关领域,这类软性培训非常受欢迎,学会了为人处世,也是事业进步的助推器。

    对公司培训的满意与否,不仅体现在培训内容上,培训形式和培训讲师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培训形式上,人们早就不满足于枯燥的课堂讲授,而越来越在乎与讲师之间的互动,与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从中取长补短。倘若在培训过程中,再加上一些类似游戏性质的模拟训练更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例如横店人才网的沙盘模拟等课程就是不错的例子。虽然另类的体验式培训以其知识性和趣味性征服了大多数的受访者,形式的确非常新颖,不过在理论沉淀上多少还有些欠缺,需要进一步去完善它。作为培训过程中的灵魂人物,培训讲师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53.51%的人倾向于选择那些知名企业高管来担任讲师,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积累了很多操作技巧,特别是那些曾经在相同或类似行业内担任过高级管理职位的人,更能贴近学员的工作实际,因此特别受欢迎。对于那些初出茅庐的新鲜人来说,他们更喜欢那些与本人从事同类岗位的前辈来做培训师,以便从中获取基本技能,尽快适应工作。职业培训师的选择比例只有40.17%,这与目前培训行业内鱼龙混杂的局面有一定的关系,在挑选时还需谨慎行事。

    无忧Tips:三大特点辩讲师真伪

    1.健谈而不罗嗦
    与讲师的电话交流或者初次会面,便能通过他的谈吐来判断。一个好讲师必须愿意与人分享交流,但绝不能滔滔不绝。表达内容,主题清晰,要有逻辑性。

    2.个人经历显特长
    履历表上,可以大致了解他的个人情况。分析讲师的工作经验大有讲究,就职的公司、就职的岗位、就职的年限都能反映出讲师的特长。岗位与授课经验不符、频繁跳槽等,都会令人质疑讲师的个人能力存在问题。

    3.授课经验显真知
    与讲师碰面时,可以提问:“有哪些公司连续采购过您的课程?”这类问题一般很难做假,如果连回答这些信息时也支吾不清,那倒真该为这个讲师打上问号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