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五月给才市的小小惊喜 ——2005年5月无忧指数才市篇
作者:横店人才网 来源: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 日期:2014-05-17 浏览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五月是个不错的月份,既没有盛夏那般炎热,又比春天多了些灿烂,更何况还有一个明媚的长假作为起点。同时五月也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月份,股市能在这里爬到最高,也能在这里同样创出新低;切尔西和利物浦花了几十年在这个五月终于等来了久违的冠军;而共同撰写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国共两党更是在五月里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三次握手。五月的无忧指数同样也小小地神奇了一把——本月无忧指数月平均有效职位数为401549个,虽然仅比上月略有增加,但是却打破了前些年无忧指数(www.328job.com)每到五月必然下滑的规律,倔强地捍卫着05年春天职位数井喷后的荣耀。

    本月无忧指数(www.328job.com)从各城市来看各有涨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都较四月有所增加,只有深圳、大连和其它城市平均有效职位数比上一月略有小幅降低(见图1)。

北京


    金融业 据有关报道,今年1-4月份,北京市金融业上缴各项地方税款29.6亿元,紧随服务业及房地产业,位列各行业第三位,同比增加4.9亿元,增幅高达19.8。在和上海争夺金融中心地位的良性竞争中,在外资银行的冲击和压力下,北京金融业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营造的良好金融环境和服务配套体系,另一方面是金融业经营管理体系和服务质量与国际标准的日益接轨。北京的金融业人才的地位相应地也在水涨船高,在年初北京市有关部门颁发的《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里,明确规定了对于高级金融人才给予的户口、购房以及子女等方面的优惠措施。根据有关统计,全国80%以上的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公司,都将其业务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北京。在长不过1700米的北京金融街,现驻扎着1000余家金融机构,3万余人在那里办公。这些公司掌握着全国65%(约18万亿元)的金融资产。金融业人才在北京大有可为。

    奥运 不错,奥运对于北京而言确实是一个最新兴也最热门的产业。自从2008年奥运会被确定在北京举行之后,一个以“北京2008”为核心的产业链迅速地浮出水面,这个产业链涉及体育、建筑、环保、物流、交通、通讯、旅游、餐饮等等各个方面,其产业价值和就业价值非常巨大。据北京市有关部门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设施建设投资将达到2800亿元,而整个社会的相关投资总额将达到15000亿元,举办奥运会将对北京每年的经济增长产生2个百分点以上的拉升作用,北京奥运会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超过100万个……目前北京正在全力提速新奥运人才攻坚计划,包括海外留学人员、优秀文体人才、香港金融及城市管理人才在内的一些紧缺人才成为政府有关部门的“重点关照对象”。截止到目前,已有1.8万人领到有“人才绿卡”之称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随着08奥运的日益临近,相关奥运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迫切,而围绕奥运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过程本身也成为了一项产业。

上海


    制造业 自从上海市确立了科教兴市的战略目标之后,制造业就被重新放到了重要的地位。相对过去传统的制造产业,上海现在力图把制造业向高端和前沿转型,以先进制造业将担任“排头兵”,充分利用上海科技、人才、产业基础等地区优势,重点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通过制造业的升级形成上海新一轮发展的竞争优势。市委书记陈良宇更是提出了:“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要通过高端优势来引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这事关上海工业发展的前途、命运和未来,是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上海制造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2000年,上海制造业从业人员311.1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38.3%,到2003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减少到276.02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33.95%,比2000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而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海制造业从业人口的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为62.2%,高出全市从业人员同一比例近3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不到10%,低于全市同一比例近4个百分点;此外,上海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人才至今尚不具备一个被国外认可的资质,以至于不少国外订单因为客户对于人才的认可不够而丧失,由于缺乏懂得国际标准、按国际惯例办事的人才,沪上制造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明显缺乏竞争力。因此,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具有一定行业技术经验和国际相关协会(如SME)资格认可的制造业高级人才将成为上海职场上的宠儿,也将成为决定上海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之一。

    服务业 作为与现代制造业并驾齐驱的现代服务业是上海今后发展的重头戏之一。在在九十年代初上海制定的“三二一”发展战略中,服务业就被作为重中之重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尽管在目前看来过早发展第三产业似乎有揠苗助长之嫌,但是庞大的基础和市场还是决定了服务业人才的升温走向。在上海市去年底制定的《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中,明确了金融业、文化服务业、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业、会展/旅游业和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将是重点关注和发展的领域。其中金融咨询师、投资经纪人、专业保健咨询师、高级培训师、高级语言人才、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数字通信工程师和高级旅游开发人才等新兴的服务性人才将被看好,而整个围绕着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会展服务和休闲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必将前景美妙。

广州


    服装业 从2005广东国际服装博览会上传来消息,作为我国的服装业大省,广东服装出口已经达到120亿美元,2005年1月1日,实行多年的欧盟纺织品和服装进口配额制将取消,中国纺织品服装将自由进入所有加入WTO国家的市场。作为珠三角的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服装业,将面临一个更大的市场空间。作为中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纺织品服装贸易集聚和批发中心,珠三角服装、面料的出口量占据全国的1/3以上。可见,贸易自由化将为珠三角纺织服装产业带来空前的发展空间和动力。而随着国际市场逐渐扩大,跨国采购日益频繁,珠三角服装企业面对的挑战不只是要令自己的产品走出国门,还要面对更多的外国服装商家带着他们的资金,带着他们的技术和产品直接进入我们国家的市场,参与国内服装市场的竞争。严峻的客观形势决定了社会对外贸型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数量与日俱增。另外优秀的服装设计、模特表演、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展会策划、产品采购等人才也是珠三角服装业急需的人才。不久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某服装集团员工集体跳槽事件就是当地高级服装人才匮乏的一个最具体和直接的表现。

深圳


    电子产业 日前,有报道称康佳集团总裁侯松容在康佳集团成立25周年庆典上宣布,康佳集团将正式全面进军汽车电子产业,目前康佳首批车载液晶电视、汽车音响产品已经面市,预计今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以上,其车载影音产品涵盖从7寸到17寸液晶显示器,此外还将推出国内第一款车载CD加便携式MP3播放器。侯松容希望通过3到5年的时间,使康佳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科技大型汽车电子产品综合供应商,并且加大出口和国际市场的投入,争取打入国际知名的汽车厂商配套体系。此外,深圳一些著名电子厂商如创维、TCL、元征科技等在汽车电子产业也有所斩获。没有庞大的汽车工业,但深圳却在逐渐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电子产业基地之一,其产品占据国内10%的市场份额。在深圳市政府日前制定的《深圳市产业导向目录(2005-2006年)》中,汽车与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成为鼓励发展的产业类别,而据深圳2004年公布的《汽车电子产业规划》,到 2010年该市汽车电子产品产值将突破300亿元。据业内统计,2005年国内汽车电子市场预计为2500亿至3000亿元。汽车电子产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电子技术人才在深圳将找到新的聚集点和兴奋点。

杭州


    文化业 不久前有报道《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大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杭州市将大打文化牌,力推“杭州创造”,努力使大文化产业成为杭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使杭州成为浙江省大文化产业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大文化产业的次中心城市。从已有的IT业、生物制药业、制造业等到现在的文化产业,充分显示了杭州充分依托地域优势发展的雄心壮志。从文化的角度看,杭州拥有古都的文化底蕴和积累,拥有因为优美的湖光山色而带来的旅游文化,而且长三角地区本来就是最先接触外来文化的地区之一,所以杭州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报道,大文化产业将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和数字娱乐业3个门类,另外涉及艺术品业、文艺演出和娱乐业、体育、教育培训业、科技服务业、健康保健业等许多产业,杭州的目标是力争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占优势地位。为了达到目标,杭州出台一系列措施来鼓励文化艺术类人才、文化科技专家和文化经营管理专家,培育外向型、复合型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文化人才投资兴业;杭州市还将通过《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二十条政策举措》来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从前文化人才要么北上,要么南下,以后在杭州或许也能找到好的选择了。

大连


    会展业 最近成都和大连这两个城市都在争夺中国会展“第四城”的名头,花落谁家且不说,单从这点就不难看出大连这个城市在中国会展业的版图上还是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的。随着大连星海会展中心·世博广场正式投入使用,大连市已拥有了近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目前全市的会展企业已有80多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2000年起,大连市政府每年投入一定资金,扶持大连会展业,这部分资金被运用到大连市会展业整体宣传和邀请接待国内外购买商和贸易商上,主要用于培养定型展会向国际化专业化发展。放眼全国来看象大连市这样把会展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作为重点扶植的并不多见,这也充分显示了大连在会展领域的自信和眼光。随着大连会展业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展览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何进一步培育、引进专业化水平较高、规模效益较好、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国际知名展会,如何依托“常驻”大连的名牌展会,逐渐使大连成为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展览名城成了接下来大连会展业面临的问题。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招揽,目前大连就面临会展业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大连市精通外语、懂会展设计、了解国际会展管理规则,具有丰富操作经验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还十分匮乏,需要通过高校培养、专业培训和人才引进等方式,尽快拓开这个关键的“瓶颈”。如果是有志于投身到新兴会展业的人才,不妨去大连寻找发展的机会,相信随着当地会展业的愈发规范化和国际化,对于高级专业会展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生态农业 农村经济作为一个特殊的环节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当农业经济从传统的向生态农业过渡时,由于高产值和环保、旅游等新鲜内容的加入,其蕴含的经济潜力也也慢慢凸现出来。作为东北农业经济重镇,大连市全力加速现代化农业进程的推进,在全范围内市实施了"121"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了136个种养殖现代农业园区。通过有效地融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的机制,使农业园区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大连市的现代生态农业已经拥有绿色蔬菜、鲜切花、名贵盆花、绿色水果、有机食品、奶制品等一系列拳头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据报道,目前大连市许多村镇纷纷采用了“龙头企业+农户”的合作方式,使得蔬菜、花卉、乳业等农业生态产品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走向了世界,尤其是日本、韩国成为该市农产品重要的销售地。依托着产业化的力量,农村的产业链被整个带动起来,从生产到管理到加工再到出口,一整套的产业模式让农民收入显著提高,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高科技农业人才的需求。农业人才在过去属于冷门行业的范畴,但随着具有高科技和高产出的生态农业的兴起,高科技农业人才又将成为市场新宠,而大连作为东北生态农业的排头兵,具有高科技现代农业知识且又具备一定的管理和产业经营经验的人才必定在此大受欢迎。

    才市总有惊喜,才市也总会有失意,只要自己准备好了,自然能够做到宠辱不惊,超然于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