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行动在即 ——2004年10月无忧指数华中城市篇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 |
区域合作人才共享 技术人才“粥多僧少”
根据本月无忧数据统计显示,华中地区的总有效职位数达到14536个,从整体分布来看,销售类稳居榜首,占据27%的分额(见图1)。尽管武汉、长沙、合肥等城市的产业优势各有不同,但销售职位需求的一致性,倒令人称奇,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制药等都纷纷向销售人才抛出绣球。很难说这样的统一性只是一种巧合,在如今区域合作、城市连横的经济发展中,诸如此类的现象也见怪不怪了。随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相继建立,中部地区也在逐步建立起一个以武汉为龙头,包括湘、鄂、皖、赣、豫五省的大都市圈。虽然概念已经被经济学家们所划定,但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市场运作的努力。不过优势互补、求同存异的发展观念正在这片土地上产生积极的作用,无论是别人的资源,还是自己的累积,最终的共同目标,就是挖掘未来的财富,这才是现代城市生存的法则。紧接销售之后的市场类人才本月也炙手可热,尤其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一大批熟谙产品市场运作规律和原则,能够分析市场需求、制定详细行销方案的专业人才。因此,相关工作经验成为摆在求职者面前必须跨越的门槛。

作为工业重镇的华中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影响力当然不容忽视,工程技术类职位需求也随之攀升,与此同时,“技工荒”的威胁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此。今年6月武汉市某招聘会上,400个技术工种岗位只收到50份合格简历,“粥多僧少”令许多企业颇感心寒;继而从合肥市职业介绍中心的消息显示,目前安徽全省高级技工缺口不低于20万,车工、铆工、磨工等岗位的高级技术工人已经开始供不应求,供求比例最高时达到1:10;另外,中联重科近日又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定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可见,技术人才短缺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专家经过分析后认为,造成“技工荒”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重学历、轻技能”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对技术人才的评估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令许多人对技工岗位望而却步。但华中地区发生技工短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才流失。几年来从武汉等地流向沿海发达地区的技工不下数万,企业在痛失良才之后,是否也该审视一下自己的责任,不要让遗憾再度发生。
酒店人才剑指高端 汽修技工欠缺培训
10月328job合肥频道中,酒店餐饮业成为一大亮点,318个有效职位数紧随信息技术行业,在其他城市中可谓少见。说起合肥的酒店餐饮业,自然还要从本地的会展业着手。2003年,合肥共举办了33个会展。2004年第一季度,各类展会又有25个,参展单位达到3800余户,展会交易额节节攀升,而展销项目更是涉及到医药及其设备、工业装备、交通安全、电力设备、广告四新、印刷机械等10余个行业。随着合肥被评为“最具魅力的会展城市”,“会展旅游业”也渐入佳境。各类展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合肥经济的增长点,也带动了全市旅游及宾馆、餐饮、运输等行业发展。目前合肥星级饭店达42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4家,另外还有580家招待所、宾馆和旅馆。在本月的招聘岗位中,除了一些普通服务人员岗位外,经理类人才也备受关注。某业内人士声称,“目前酒店缺乏的就是那些具备优秀综合素质、先进管理理念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而国内酒店人才的整体质量偏低,这是企业选才中最大的困难。”
近两年,汽车业在合肥热得够呛,随之而来的汽车修理业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合肥已有各类维修企业近400家,各类维修技工近万人,但真正的高级技工却少得可怜。从合肥市运管处了解到,目前维修市场上从业者大多是靠经验来修车,对于汽修方面的先进技术、先进仪器知之甚少,高级技工缺乏使得许多维修企业花了一大笔钱买来的高级维修设备,却因鲜有人会用而不得不束之高阁。人才成为制约合肥汽修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强对汽修从业人员的培养迫在眉睫。对于汽修人才的大致要求如下:
汽车维修人员—— 机电一体化专业;熟悉汽车修理流程;熟悉国产、进口轿车电路维修、保养,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工作认真负责;持有等级证书尤佳。
汽车维修人员对学历要求不高,高中以上或者大专,但很看重工作经验,至少需要具有2年以上汽车维修行业工作经验。
汽车维修技师——中级以上汽车维修资格证书,大专以上学历;从事汽车维修5年以上;具有良好的维修技能,能基本判断出汽车维修中的疑难故障,并能在试车检验时发现故障所在。
房产行业起步未晚 中层人才日渐走俏
贷款升息的消息言犹在耳,似乎并未给房价带来多大的影响,升得依旧在升,不仅仅是那些热门城市,武汉的房地产行业也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沿江而栖,武汉的地理位置令不少的房产商看到了开发潜力和升值空间,对于房地产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与上海等房产行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比较,武汉的房产开发起步较晚,很多房地产企业还把注意力集中在项目的开发建设上,因此目前项目规划设计、项目管理等职位十分走俏。随之,家装行业的招募行动也在悄然展开,装饰设计师、工程预算员、工程监理都在涉猎范围之内。至于市场营销与房产中介服务等职位需求,虽然在近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太大的涨幅,但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继续上扬的可能。
本月中层管理人才在武汉职场中,算是如鱼得水了,就连一些猎头公司也将此类月薪在8000元至1万元的职位纳入视线,且业务范围主要面向在本地新成立不久的外资公司和外企办事处。虽然此类职位和薪资都不算高,但对于一些力求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人才的企业来说,却十分紧缺。这类人才往往能决定企业的短期效益,多数要求英语、法语或日语流利,具有5年以上同行业经验,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培训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层管理人员的需求集中在贸易、物流行业。外贸经理、物流经理、采购经理等职位缺口大量投入市场,预示着武汉才市逐步向中高端人才靠拢。
民企时代风光无限 人才激励“请君入湘”
10月华中地区的欧美独资企业独领风骚,民营企业也不甘落后,仅以72个职位数位居其次。在三大城市中,合肥的民营私企与外企不相伯仲,武汉的外企排名第一,而在长沙,民企的职位需求远超外企达一半以上。近几年,湖南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仅加快了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据统计,目前湖南省三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约26万余人,出口提供就业岗位达220万个左右。尽管如此,也依旧无法掩盖长沙民企的光芒。植根于本地土壤的民营私企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协助下,不仅在国内打造品牌效益,同时还参与到境外投资中,从2000年至今,长沙民企一改该市的出口贸易格局,出口比重达到全市的四分之一。前景纵然广阔,也需人才推波助澜。据统计,目前民营企业每年度普通员工的流动率就达到20—50%之多,尤其在面对“外企潮”的时候,民企如何留住人才成为最首要的问题。
从本月328job长沙地区的统计数据显示,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加工\制造行业的需求最甚。医药行业内,由于多为外地企业在此建立的分公司,因此职位缺口主要体现在熟悉本地医药市场、能够把握市场动态的区域销售代表及经理。而信息技术以及加工制造业则以本地企业居多,考虑到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因素,缺乏的还是一些专业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人才。反观长沙本地人才现状,高新技术人才的供给很难适应企业的需求,引进人才势在必行。到如今,留才引才的举措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闻了,从提供高薪福利到落实本地户口,各个城市都在施展浑身解数。长沙地区自然也毫不示弱,一方面推出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的居住证政策,另一方面向海外学子开展项目推介,种种政策固然颇为令人心动,不过对于人才来说,城市的整体魅力及发展前景才是他们最为看重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