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2006年8月无忧指数河南篇
作者:横店人才网 来源:横店人才网www.328job.com 日期:2014-05-17 浏览

横店人才网328job.com:


    火焰与海水,这本是不相容的两类事物,却在如今的职场同时并存。君不见招聘方总是大叹招不到人的苦经;君不见求职者苦苦寻觅工作,满是“伤痕”,身为职场中原的河南也未能免俗。

河南求职名片


    地理位置: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2000多年前,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截止2001年底,全省辖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市,48个市辖区,89个县,2123个乡镇,4480万个行政村。省辖市为: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省辖地区为:周口、驻马店、信阳,省直管市为济源市。

    经济特点:据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40.11亿元,比上年增长9.8%,居全国的第5位。其中第一产业1234.34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2659.04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1746.73亿元,增长11.8%。地方财政收入267.75亿元,比上年增长8.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7%,同全国平均数持平;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9.8%,高于全国平均数的0.6个百分点,分别居全国的第15位和第9位。

    生活概况:据统计,农民人均收入2097.86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781.95元;居民消费水平2385元,农民消费水平1699元,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5358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4.44平方米,城市人均住房面积14.61平方米。城镇就业率和失业率分别为97.2%和2.8%。
 
火焰篇:工作呀你在哪里?


    3月初的一天,河南省各大媒体的头条是这样的:郑州春季人才招聘会“爆棚”。从网上的图片看,拥挤程度可以用“混乱”来形容。时过五个多月,求职是否还是在“求”呢?

     河南省职业介绍中心8月1日发布了2006年第二季度全省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 二季度全省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达到0.73,意味着有100名求职者在竞争73个岗位,与去年同期相比,求人倍率上升了0.02。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比例达四成以上。与此同时,从文化程度分组发现,用人单位对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人员的需求量最大,对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仅占总量的4.61%。

    如果对0.02这一数字还没有具体概念的话。请看下面一组数据: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212万,比2002年增加67万人;而到了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数为410万左右,几乎翻了一倍。笔者没有找到今年河南省的高校毕业数据,可以参考的是2003年,河南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2.1万人,按照这个比率,今年河南省的高校毕业生数据不会低于23万,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来自安徽、湖北、陕西、山东等省的求职者。一些外地求职者认为,郑州在中原地区相对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只要能顺利登陆就意味着拥有了更多的成功机会,所以对薪水的要求并不高。这给河南本地人才市场带来了冲击。面对以上情况,0.02的求人上升速度,简直是九牛一毛。

    从数据上看,只是100个人争抢73个岗位。但只是一个理想状态的平均数字,真实的就业情况是怎样的呢?看看以下的报道, 据郑州日报报道,以招聘的通信企业来说,一个岗位竟有近50人投报。很多求职者的感受是,参加招聘会一般只能投出几份简历,根本无法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入沟通,时间几乎都花在排队上,找一份工作犹如大海捞针。

    而招聘方则感叹:“求职者虽然众多,但盲目性太大,大多数的应聘者与我们的实际需求不十分对口。”

    从求职者对职位的薪水要求也能反映出当前职场找工作的压力。统计显示,大多数毕业生对薪酬的要求都不高,他们十分看重有无发展机会,是否能积累工作经验,一般本科生要价在月薪千元。

海水篇:人才都去了何方?


    曾记得有个权威机构做过相关调查显示,中国24%、全球范围内超过四成的企业雇主们正面临着人才短缺的状况,而且很多空缺职位难以弥补。 人才短缺的现状在全球愈演愈烈。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等因素,人才供需将更加失衡。这一趋势在未来10年的中国将更加明显。

    人才缺口与重金引才 从最新的发布的河南省2006年《人才需求目录》(简称《目录》)看,河南省所需人才涉及315个专业岗位,其中人才最缺的10个岗位是: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西医、营销管理、机械制造、财务管理、采矿工程、建筑设计、软件开发、药剂开发等。具体到各地又有所不同,如濮阳、南阳等需求石油类人才较多;郑州需要汽车制造人才较多;平顶山、鹤壁、洛阳、安阳等需求采矿类人才较多;周口需要经济作物栽培类人才较多。

    省会城市郑州更是高级蓝领工短缺。调查显示:在制造业领域,100个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还不到12人——高技能人才已成为郑州各企业的“稀缺资源”。而在发达国家,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技术工人比例高达35%。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郑州也显滞后,表现是“重学历、轻技能;重干部、轻工匠;重博士、轻技师”,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面对人才缺口,国家已在3个方面进行支持:国家下拨专项资金,用于培训与开发相关地区的各种公共管理人才;优惠教育政策;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人们到河南等相关地区投资办学,大力发展中部与全国经济发展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2006年起,河南省郑州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将每月享受300元政府津贴、每年有10天疗养假、3年享受1次免费体检,所需经费由市财政列支。 所谓“高技能人才”,是指在本行业取得突出贡献的技师(国家二级职业资格)、高级技师(国家一级职业资格)。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由郑州市高技能人才评审委员会评审产生,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命名。

    另外对于引进高端人才方面,河南省的优惠政策是,院士“落户”河南5年,提供100万元科研经费。引进的两院院士,只要与河南省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省财政可一次性给予15万元的安家费,有科研项目的,并可根据项目情况给予100万元以上的科研启动经费。另外,全省特聘教授在聘任期内,河南省将给予不低于10万元的年岗位津贴,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省财政可一次性给予安家费10万元。对引进的其他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都将提供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企事业单位,都将设立特聘专家岗位,并实行特岗特薪制。

    企业招聘,民企为大 无忧指数显示,河南的企业需求以民企为重头,占去了52%的招聘份额。在河南的民企中有一些大家耳熟的名字,比如河南双汇集团,双飞电器,宇通客车等。

    在河南的民企中,浙商占了很大的比例。媒体报道,预计投资150亿元的郑州浙江产业基地在郑州举行签约仪式,该项目也是浙商在河南投资的最大项目。郑州浙江产业基地位于郑州市航海东路与中牟县交界处,由河南省浙江商会、河南浙商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该项目暂设家具产业基地、服装纺织产业基地、五金建材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产业基地等区域。据了解,浙商在豫人数已经高达35万人,浙商企业在豫总投资已超过450亿元,为河南解决60万以上直接就业岗位。“有工作经验者优先”、“优先录用复合型人才”……这是目前不少招人公司明确亮出的用人观。一位HR表示,有经验者对公司发展更有利。

    外企在河南的招聘职位数为36%,独资外企中以欧美类企业招聘居多;而在合资合作性质中,以非欧美类外企招聘占主导。从河南省商务厅获悉,2005年1—10月份,河南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87家,合同利用外资17.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均增长了11%以上。 制造业、房地产业和能源供应业是河南省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在地区分布方面,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利用外资最多的地区。2005年前10个月郑州市新增外资企业100家,合同利用外资4,9亿美元,占到河南省份额的25%左右。 外资并购及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成为河南省吸引外资的重要形式。此外,河南企业通过外资并购到境外股权融资有了新突破。2004年以来,先后有雪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湖滨果汁、三门峡天元铝业、郑州永通特钢等在新加坡和香港上市。目前耕生耐火材料、思念食品、正星科技等多家河南企业正在采取这种方式积极运作海外上市。(完)